血管内超声评价粥样硬化病变血管系列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内超声评价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系列研究 第一部分:血管内超声成像的可行性研究--正常和粥样硬化家兔腹主动脉离体成像 本研究评价了用血管内超声(IVUS)成像离体测量动脉径线和形态学的准确性[4.8F(20MHz)和3.5F(30MHz)]。离体家兔(正常6例18个血管段,粥样硬化6例17个血管段)腹主动脉超声测量与其组织学测量比较。正常血管段的腔径、内膜及中层厚度相关显著(r=0.97,0.95,0.92);粥样硬化血管段的腔径、内膜及中层厚度相关亦显著(n=17,r=0.97,0.94,0.89)。研究还发现正常家兔腹主动脉血管壁在超声图像上呈同心性层状表现,粥样硬化腹主动脉血管壁则有不均匀回声增强和减弱区。血管内超声成像可根据病变的回声特点确定病变组成成分(钙化回声增强并伴后方声影,以纤维化为主的斑块回声增强但声影不明显,以脂质成分为主的斑块回声减低)。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血管内超声成像可提供正常和粥样硬化小动脉高分辩率图像并准确确定血管形态学和径线。 第二部分: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管内超声应用价值研究 为了评价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IVUS应用价值,我们应用IVUS对未接受PTCA治疗或PTCA前后12例患者(正常1例,冠心病患者11例)的冠脉进行了在体成像研究。 一.IVUS在体检查冠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除1例冠脉正常者外,11例PTCA前或/和后接受IVUS检查的患者在进行冠脉内介入性导管操作时均出现轻重不一的心前区不适,即刻暂停导管操作并推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缓解;无1例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中止检查或/和治疗程序。在PTCA前或/和后,左主干(LMCA)8支、左前降支(LAD)11支、左回旋支(LCX)1支、右冠状动脉(RCA)1支共21支血管接受IVUS检查,适当操作时均获得了高分辨率图像。 二.IVUS显示血管壁的回声特点 1例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显示正常者,IVUS亦未发现内膜明显增厚。图像清晰时,管壁呈三层回声表现;管腔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接近圆形。1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IVUS检查的8个LMCA和10个冠造参考血管切面面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有局灶性斑块者(n=8)管腔形态不规则。而在冠造图像上表现正常或仅有轻微不规则。3例患者明显病变的血管切面(n=17)PTCA前内膜均明显增厚。同心性增厚(n=2)者管腔均较规则,偏心性增厚(n=15)者部分(n=7)管腔较规则。当斑块内无钙化(n=11)时,管壁仍呈层状表现。同轻度病变血管段比较,病变分级明显增大(P<0.005)。10例患者的病变血管切面(n=80)PTCA后内膜均仍明显同心性(n=11)或偏心性(n=69)增厚,残存明显的斑块,管壁回声仍呈层状表现(无钙化时,n=41);内膜未出现明显的裂口或夹层(n=49)时管腔仍较规则。同术前相比,病变分级较重(P<0.005),钙化较多(P<0.005),软斑块较少,硬斑块较多
其他文献
欧美学界是《坛经》研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他们围绕一部敦煌本《坛经》,既探究了中印文化的结合,也考察了禅宗的历史和环境,并且解读了禅宗的基本教义和实践。他们注重学术
在概括性介绍分形理论的基础上 ,对分形理论在混凝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基本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蔡元培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教育之标准,将美育规定为“超逸政治之教育”,从根本上使美育具有超越性品格。他以民国教育总长的身份,将美育以独立的地位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大计,并最
顺势疗法(Homeopathy)是相对于对抗疗法(allopathy)的一种自然疗法。对抗疗法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缓解和控制症状。而顺势疗法认为症状是机体的防御机制对疾病进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分型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34例腹股沟疝按Gilbert和Rutkow分型标准分为:Ⅰ型22例,Ⅱ型34例,Ⅲ型40例,Ⅳ-Ⅴ型30例,Ⅵ型2例,Ⅶ型6例
正确认识总量控制的类型和阶段,深入研究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探讨和分析现行总量控制方法的弊端和局限性,改进和完善总量控制的技术方法,对总量控制制度在我国的贯彻实施
针对2007年3~11月广东中山市横门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珠江口氮湿沉降特征及其来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横门降水中NH4+-N和NO3--N的降雨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62和0.41mg.L-1;
利用滨海新区2000—2007年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及能源消费总量等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拟合现状滨海新区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于情景分析法,预测了2006—2020年
在通用真空电子束焊机的基础上配置两对电子束偏转线圈、工控机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功率放大器、可编程控制器以及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等,构建一个电子束扫描控制系统。利用该
从石油污染的港口水域分离筛选到一株丝状蓝藻G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颤藻.从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研究了这株颤藻对原油的耐受性.在0~20d培养过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