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文本的审美教学。但是,据笔者调查,在当前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审美教育缺失的状况,那种只重灌输文法知识,而忽视情感态度、思想内涵的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失去了存在的社会根基,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考题型的束缚。当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逐字逐句的翻译上面,就远离了审美教育。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枯燥、难懂,缺乏兴趣,并且对于学过的知识迁移能力差,这样就导致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很低。综观各个方面,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重视文言文的审美教育首先在于发掘文言文中蕴含的独特的审美特质。笔者根据自己学习和教授文言文中,总结文言作品中具有四美:语言表达美、人物形象美、思想情感美、精神境界美,这四美共同构建了审美教育的舞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构建了导入—诵读—品析—拓展四个环节的文言文审美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作用。教师钻研教材要“入境动情”、教学语言要“以情激情”、教学过程要“设境传情”,以情感为主线,通过各个环节熏陶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文以载道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