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河上游山三條支流組成:汝水、穎水、淮水。春秋時期,該區域有金文出土或傳世的國家約有十四個,分別是:敖國、鄭國、應國、蔡國、許國、陳國、沈國、養國、胡國、江國、息國、黃國、蔣國、番國。在先秦時期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青銅彝器對於各國貴族來說也是一種“奢侈品”。當時之人作鑄銅器,除为了满足日常使用之外,往往是出于歌功頌德、祭祀先人、餽赠賞賜等目的.所以銘文中往往會標明作器綠山以及器物領主,這對於我們判斷其國別是非常有利的。經過收集與整理共得各國(不含江、息、黃、蔣、番五國)有銘銅器二百七十餘件,涵蓋了從西周早期至戰國初年,近六百年的歷史時期。其中既有銘文短小僅一、二字者,亦有蔡侯申盤、十月敔簋等長達百餘字的央央巨制。可以說銘文的内容是十分豐富的。除了鄭、陳、蔡之外,其餘各國在典籍中大都記載不詳。而大量出土与传世的青銅器銘文則為研究各國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這九個國家的銅器銘文,前輩學者們已經作出了很好的研究。但是其中的某些内容,仍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如:寶登鼎中被釋為“登”的那個字,似乎應該釋為“皿”。並且該銘文中的“寶皿”,當即鄭公子子耳鼎中的鄭國公子“子耳”,亦即見於《左傳》的鄭國貴族“公孫輒”。此外铭文中還有很多的地方,各家的看法大相徑庭,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待于研究的深入。再如,文獻中記載的胡國,頗為錯綜迷離。分別有媽姓之胡、姬姓之胡、歸姓之胡、董姓之胡等多種說法。結合出土金文來看,現在能確定的胡國共有两個:一是娩姓;一是歸姓。一個在陝西附近,一個在河南、安徽之間。李學勤先生將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劃為七個文化圈,各國文化圈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和學習。最為重要的是各個文化圈的範圍並非一成不變的。通過蔡國、鄭國、養國的銅器銘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大致在春秋早期以前,各國的銘文風格多有與中原地區的銘文風格相一致的地方。而春秋早期以後,便開始出現了與楚系銅器銘文相近的風格,甚至有了鳥蟲書的出現。淮河上游沿岸各國本是樊屏周室,抵禦南夷、荊楚的前沿陣地。但是春秋時期楚國曰益強盛,擴張的矛頭直指中原。楚文化也因此開始向北延伸。本文所論及的淮水、汝水和穎水沿岸的十四個國家,地理位置較為特殊,他們大致處在楚文化圈、吳越文化和中原文化圈的重疊地帶。一方面中原王朝要加強對南方的控制,必然要先強化這一地區的統治,青銅器中“應監”這一名稱,似乎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另一方面楚國北上逐鹿中原,這些國家又首當其衝受到楚國的威脅。除鄭國滅于韓,沈國滅于蔡,敖國、善國、應國(極可能也是滅于楚)不能確知外,其餘陳、蔡、許、陳、胡均先後為楚國所滅。淮河上游的方國,有的是姬姓之國(鄭、蔡、沈、應):有的是赢姓(敖、養);有的是姜姓(許);有的是歸姓(胡);有的是媯姓(陳)。不同的姓氏昭示了他們不同的文化來源,姬姓文化自是源自宗周一脈,赢姓則是源自東方“鳥命官”的少昊,媽姓乃是聖王虞舜之後,姜姓出自神農氏。他們同為周之封國,受天子的冊封,必然同樣受到周文化的熏陶。如前所述,小國寡民的淮上沿岸各國,無力抗楚,為了生存不得不向楚俯首稻臣,成為楚的附庸。政治上的親楚,帶來了文化上的效楚。從鄭、蔡、許等國的銅器銘文風格及多種器物上獨具特色的自名用詞,都顯示了楚國文化對這一地區的影響。總之,透過青銅器銘文,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這一地區的相互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