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流动的市场。真实、全面、及时和完整的信息披露已被公认为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公信力和促进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和根本保障。随着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从法律法规上进行了相应的规范,证监会于2014年10月17日更是实行了新的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发布的《退市意见》明确规定对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的公司实行强制退市。然而,我国信息披露违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呈现出一种有增无减的趋势,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更是屡禁不止。据统计,在2001~2015年被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共计2010起,其中信息披露违规所占比重高达90.35%,信息披露违规中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占比为45.97%,这给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严重的损失。此外,信息披露违规的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违规手段更加复杂多样,违规行为背后所潜藏的违规动机也更加隐蔽,这将会直接影响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上交所相继发布“退市新规”之后,2015年3月27日,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600656)(以下简称“PT博元”)成为退市新政落地后我国首家被强制启动退市制度的第一案。2016年3月21日,上交所宣布对PT博元做出终止上市决定,结束了PT博元在十几年来屡屡违规又不断浴火重生的传奇,PT博元就此成为A股市场首例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PT博元的退市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我国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而退市的先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PT博元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呈现出违规时间长、违规手段隐蔽复杂、涉案金额大和影响面广的特点,违规披露虚假信息的动机也更加复杂,与实际控制人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相结合的倾向性更加明显,性质恶劣,代表性强。但是,PT博元绝非个案,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的日益加剧具有广泛性,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践踏信息披露制度,披露虚假的或选择性的会计信息,甚至是不披露已成为寻常现象。因此,本文通过对PT博元的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展开具体的讨论。本文首先在现有国内外文献对信息披露违规存在问题、市场反应和动因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回顾和梳理,遵循从理论到案例的研究路线,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了重点研究。其次,在对信息披露违规的现状进行分析时,将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为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和不规范四种类型;从类型分析、行业特征、财务特征和市场交易特征四个方面对信息披露违规的特征进行分析;介绍了信息披露违规的基础理论。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引入PT博元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案例,对PT博元从创立到接连被三任实际控制人操纵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接着对PT博元长达十几年连续8次违规披露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分析,认为PT博元的信息披露违规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违规方式,主要包括虚列资产、虚增利润、重大遗漏、延迟披露或不披露,最后剖析了PT博元屡屡违规背后的动因,将其违规的动因主要划分为三种:为了获取和维持上市资格、为了配股和获取信贷资金再融资和为了满足实际控制人的一己私利。此外,本文以PT博元信息披露违规案作为研究,得出了PT博元信息披露违规方式多样、违规动机明显和违规行为具有明显的状态依存性的结论。并且据此得出维持上市资格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主要动机、控制权转移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会呈现新的违规动机的重要启示。因此,本文的贡献就在于本文以违规经历长达十余年的PT博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PT博元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和违规动因进行研究,一方面为帮助广大投资者进一步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方式、手段及其背后的动因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对具有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上市公司的广大利益相关者起到一定程度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