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缩影、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今,戏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生存空间式微。戏曲的声音也逐渐被现代都市快节奏的声音所代替,成为一种意象性的声音景观。目前,影像是表现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声音是影像书写的重要方式,也是戏曲的重要元素,故本文将声音作为研究对象,对戏曲类非遗影像中的声音表现进行研究。本文的理论基点有二:其一,借鉴电影理论中的声音理论,结合当下戏曲类非遗影像的研究,将研究要点聚焦到“声音表现”上。其二,借鉴声音文化研究中的“声景”理论,从声音出发,阐述传统戏曲的声音在当代的声音景观。本文的实践基点是笔者的作品:戏曲题材纪录片《倾听他们的声音》、《戏班子》与《青阳腔里的韵律》的创作论述,这是本文新意所在,行文时结合其他多部戏曲类非遗影像进行文本分析。文章分别从“倾听他们的声音”、“用声音写作”和“作为声音景观的声音意象”三方面入手,阐述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中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织、声音的表现手法和声音的文化表达。综合分析在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中,参与时代书写、空间建构和叙事序列的建立的各种声音元素,这些声音元素有慢时代的声音、在场的声音和讲述者的声音。归纳总结声音的表现手法,有声音成像、声音取景、声音对抗和声音修辞;并尝试讨论传统戏曲的声音在现代都市中的景观化、意象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