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着手,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中存在的社会交换倾向做较深入的探讨。目前国外的相关理论对此只是略有涉及,国内研究则仅是对亲社会行为和社会交换分别进行单方面的研究,而忽略了亲社会行为中的交换因素。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这方面的理论和对亲社会交换行为进行测量,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问卷,具体成果共有三方面。首先,本研究综合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和社会交换的概念、相关理论等研究成果,集合了心理学研究史上关于亲社会交换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对亲社会交换行为和其他的亲社会概念和社会交换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提取亲社会交换行为定义的过程中,收集相关的测量工具,并综合前人学者们的研究,然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构想,进而期望在后文的实证研究中论证并修正该构想结构。其次,本研究对心理学的从业人员和普通被试进行深入的访谈,以查阅文献的理论积累为基础,编制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预测问卷。继而对该预测问卷采取项目区分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从而得到最终的正式问卷。一共包括23道题目,问卷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积极需求满足、回报强化、公平互惠、消极情绪缓解、社会规则依从。经过分析后所得结构维度较之前预想的结构更加具体和全面。将自编的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量表对江西南昌、湖北武汉和北京这三地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将数据统计分析之后,可知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的特点如下: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亲社会交换行为水平普遍比男生高,尤其体现在消极情绪缓解和社会规则依从维度上;一年级、二年级的被试在社会规则依从上的得分水平要显著高于三年级、四年级的被试;居住地是城镇的被试在积极需求满足、回报强化、公平互惠维度上显著高于居住地是农村的被试。而在家庭结构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变量上,大学生的亲社会交换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