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国共两党为争夺舆论阵地,各自创办或支持创办了一批报刊。其中,中共党员姚溱以个人名义,联合进步人士王艮仲,用民营方式创办了《中国建设》月刊。《中国建设》创办后,以“愿全国上下体念民众这一意旨,消除戾气,造成一团和气”为报刊宗旨,以争取民主和平为目标。自1945年创刊到1949年闭刊,该月刊刊登了大量事关国内建设方面的专题性文章,涉及彼时国内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建设等诸多领域。笔者拟从《中国建设》国内建设相关报道入手,借此考察彼时社会舆论走势,通过阐释民办报刊的刊物特点及态度立场,展示其在特殊时期担当的社会角色。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回顾国共内战语境下《中国建设》月刊的创办背景及其创办过程。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在上海地区重建其新闻宣传网,极力控制与迫害持不同政见的报刊、报人,妄图全面垄断新闻舆论。该新闻垄断政策,遭到了共产党刊物的挑战。中共遂以个人名义,联合进步人士,用民营方式在沪办报。在这种环境下,1945年9月王艮仲创办了《中国建设》月刊。此后,中共又派高祖文、宦乡等人参与《中国建设》月刊的创办工作。著名学者姜庆湘、翟克、姚溱等都是《中国建设》的经常撰稿人。刊物内容也由文摘性刊物,逐渐变为编辑者组稿为主的政治时事性刊物。第二章重点分析《中国建设》国内报道相关内容,从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内政问题、启蒙教育、自由人权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建设》支持与维护和平建国主张的舆论立场。《中国建设》月刊秉持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倡导民主政治,批判了国民党当局种种反民主的行径;《中国建设》月刊选用一批经济专家文章,从专业角度分析引起国内政治危机的实质,要求国民党当局实施推动工农业建设、稳定物价、实现财政政策改革等措施;在内政问题上,主张对内积极关怀国内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生活,对外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教育问题上,为教育机制改革提供建议,重视国民思想品性的培养;在言论自由问题上,主张保障人身权利。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建设》月刊国内报道的特点与立场。首先从内容科学性强、题材丰富、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三个方面,评析《中国建设》月刊的传播特点。上海特殊的媒介环境下,《中国建设》以知识分子为依托,坚持科学的理性的宣传斗争方式。其文章题材丰富多样,宣传策略灵活多样,注重社会服务,重视科普教育;该刊物以“国家利益第一”为宣传原则,依靠并发动上海人民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作斗争。《中国建设》月刊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报道立场。内战爆发前,其大力倡导和平建国,为维护中共关系打下舆论基础。并希望国民政府能实现民主政治,改善民生,推动国家发展。内战全面爆发后,其通过揭露国民政府内部腐败,为澄清国内形势、推动国家建设作出了宣传上的努力。第四章评价《中国建设》月刊舆论宣传及办刊方面的影响与存在的不足。《中国建设》月刊吸纳一批国内专家提供专业性质稿件,内容上以政策剖析、经济评论为主,折射了国民政府统治下国内乱象。为解构国民政府国内形象,动员国民抵抗国民政府统治发挥了作用;《中国建设》月刊还通过向读者介绍苏联战后国内情况,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描绘出社会主义国家的蓝图,为构建共产党形象作了有力的宣传。《中国建设》月刊在自身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知识份子供稿使文章学术性强,削减了月刊的舆论影响力。月刊在杂志排版方面也都待改进。在上海特殊的媒介环境下,《中国建设》月刊以知识分子为依托,传播知识,指导群众,注重剖析社会热点,关怀民众生活,营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正面舆论形象;其文章注重学理性和专业性,通过对社会问题层层剖析,使民众能直视国民政府的反动行为;《中国建设》月刊始终坚守着不追风媚俗、坚持科学性的立报原则,坚持着趋向真理的宣传斗争方式,堪称专业性杂志的代表。该刊物在动乱的时代,通过社会监测和舆论动员功能,指引民众做出符合历史的选择,为新形势下媒体的舆论引导提供了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