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种鸡在不同营养水平的调控下决定种蛋中的营养成分,进而对胚胎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脂肪代谢在动物体内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动,目前在肉鸡脂肪代谢相关的研究中,无论是肉种鸡还是出壳后的肉仔鸡脂肪代谢的过程以及脂肪在种蛋中的沉积规律等方面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而对胚胎发育过程中脂类代谢知之甚少。本试验旨在通过对AA肉种鸡进行能量限饲的处理,来探讨母体饲粮能量限饲对子代胚胎期脂肪代谢的影响,并从产蛋后期AA肉种鸡种蛋的成分、子代胚胎生长发育性能、血液脂肪代谢相关指标以及组织脂肪沉积几个方便面入手。为通过调控母体饲粮能量的摄入量进而影响胚胎的脂肪代谢,从而减少肉鸡体内的脂肪沉积,改善子代肉鸡肉品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0周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种鸡36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当产蛋率达到5%时进行能量处理开始正式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其饲粮水平按照中国鸡饲养标准(2004)配制,试验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80%和70%,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各组除能量外,其他营养水平均相同。于产蛋后期第60周开始进行人工授精并按肉种鸡分组收集种蛋后孵化。于孵化期采集试验样品,其中蛋黄样品以及胚胎血液样品在12、13、14、15、16、17、18、19、20、21胚龄进行采集,胚胎胸肌、腿肌及肝脏样品在13、14、15、16、17、18、19、20、21胚龄进行采集。试验结果表明:(1)胚胎生长发育指标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0%与80%能量组显著降低了肉种鸡入孵化前胚蛋的重量(P<0.05);70%能量组显著降低了12、13胚龄采样日的蛋重以及15、20胚龄的胚胎重和13、15、16、17胚龄的蛋内容物重(P<0.05);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13、21胚龄胸肌、腿肌、肝脏的重量以及17胚龄腿肌的重量(P<0.05)。(2)蛋黄相关脂类代谢指标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0%与80%能量组显著降低了16、17、18、19、20、21胚龄蛋黄粗脂肪含量以及15、16、17、18、19、20、21胚龄蛋黄总能含量P<0.05);70%能量组显著降低了各胚龄蛋黄总胆固醇含量(P<0.05)。(3)血液相关脂类代谢指标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13、14、15、16、17、18、19、20、21血清总胆固醇(CHO)含量(P<0.05);70%与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各胚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以及除12胚龄以外的各胚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各胚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7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12、13、14、15、16、17、18、19胚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P<0.05);70%与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12、13、14、15、16、17、21胚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P<0.05)。(4)组织中相关脂类代谢指标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0与80%能量组显著降低了13、14胚龄胸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15、16、17、18、19、20胚龄肝脏总胆固醇含量(P<0.05);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19、21胚龄胸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20胚龄腿肌总胆固醇含量(P<0.05);70%能量组显著降低了16胚龄胸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16、17胚龄腿肌总胆固醇含量(P<0.05);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21胚龄的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和胸肌粗脂肪含量(P<0.05)。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肉种鸡饲粮能量限饲对产蛋后期胚胎脂肪代谢的影响显著。其中,80%能量组显著提高了血清GLU、LDL、CHO含量、胚胎胸肌、腿肌重以及总胆固醇、粗脂肪含量,而显著降低了胚胎期蛋黄粗脂肪和总能含量。综上所述,肉种母鸡能量限饲能够直接影响产蛋后期子代胚胎12胚龄后的脂肪代谢,并产生了一定的母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