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在我国层出不穷。社会公众风险甄别与应对能力不足,往往造成不必要恐慌和生命财产损失。提高相关公众的应急知识素养,无疑是推进整个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彼得·德鲁克曾睿智指出,人类社会必将向知识社会转变,现在真正控制资源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劳动力,而是知识。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公益教育,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素质教育,理应体现人本价值,应当向全社会分阶段、持续地普及分享与传播,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技能。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来看,都将应急管理突出在“准备”与“减缓”功能上,将相关事件风险消弭于萌芽起始阶段,践行有急能应,全民应急的最佳目标。将应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期任务。只有努力掌握相关的应急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才能抵御社会风险的冲击。现代公共危机的频发与全社会风险应对知识不足是应急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日显重要的根本原因。因此有效预防突发事件,使得整个社会在常态下运行,降低影响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是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前端性、基础性工作。但从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现存状况来看,仍不成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仍需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危机文化的治理,通过科学系统全面地实施应急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全民族的应急意识和危机预防文化,使全社会公众危机治理能力悄然提高。应急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是提升整个国家和全社会民众应急水平极其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其他相关组织发挥相应的主体职责作用,更需要公众有意识的学习。我们应把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拓展到对人的关怀高度,这是构建更系统的危机预防文化底蕴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强应急宣传教育时效性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需要。应急宣传教育应当融入管理社会与服务社会的全过程中去,整合各种宣教资源,扩大其宣教主体和受众覆盖面,降低应急成本,提高其整体社会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