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发现瘦素与身体脂肪程度以及乳腺癌有关。瘦素通过瘦素受体(LEPR)发挥其生理作用受体。但是,目前已发表的关于LEPR与乳腺癌发生之间关系的数据仍充满争议。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分析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的相关数据,来得出更准确的评估LEPR多态性与乳腺癌罹患风险关系的结论,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本研究按照设定的关键词检索了Pub Med Central、ISI知识网、CNKI以及Embase数据库等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2年04月20日发表的临床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用Stata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LEPR多态性与乳腺癌罹患风险关联强度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描述。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及I2检验评价。当各研究结果间异质性较低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否则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异质性分析采用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采用Begg漏斗图以及Egger’s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Meta分析共纳入10项LEPR rs1137101多态性研究,包括4644例病例组和5485例对照组的;共纳入5项rs1137100多态性研究包括2759例病例组和4464例对照组以及纳入2项rs8179183、rs4655537和rs3762274多态性研究。采用合并的比值比(OR)与95%置信区间(CI)估计乳腺癌风险与LEPR基因型的相关性。当所有研究合并后发现升高的乳腺癌风险与LEPR相关rs1137101多态性有关,(等位基因对比模型:OR=0.71,95%CI=0.551-0.997)。在按种族分层分析后发现,等位基因对比模型(OR=0.414,95%CI=0.312-0.550)以及显性模型(OR=0.537,95%CI=0.370-0.781)中亚洲人乳腺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对于非洲人,等位基因对比模型(OR=0.716,95%CI=0.595-0.861)、纯合子显性模型(OR=0.537,95%CI=0.370-0.781)和显性模型(OR=1.595,95%CI=1.207-2.108)中也发现乳腺癌发生风险显着增加。并且LEPR rs1137100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对比模型(OR=0.666,95%CI=0.603-0.720)和纯合子共显性模型(OR=0.344,95%CI=0.282-0.421)中乳腺癌发生风险是增加的。对于LEPRrs8179183、rs4655537和rs3762274多态性,所有比较模型中都没发现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rs1137101和rs1137100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风险显着相关,LEPR rs1137101变体的A等位基因和LEPR rs1137100变体的G等位基因是发生乳腺癌的低危因素。此外,LEPR rs8179183、rs4655537和rs3762274多态性和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并没有显著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