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将犹太精神要素和希伯莱文化资源渗透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展现了丰富的犹太文化景观,形成了独特的贝娄风格,为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本论文主旨在于探析贝娄小说中“犹太性”的呈现与演变发展,追溯贝娄人文主义关怀与乐观入世思想的根源,揭示以伦理(一)神论、契约观、选民说为核心的犹太文化要义在贝娄道德体系中的体现,理解犹太精英传统与美国本土文化抵触磨合的复杂性。 论文采用文化批评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犹太《圣经》(旧约),《塔木德》和犹太传统的知识架构,结合对创作历史背景的语境透视,比较分析宗教、哲学理念与意识形态,解读贝娄的写作风格和人性光芒,理解贝娄的犹太哲学内涵。论文着重研究贝娄的六部代表小说,包括其20世纪40年代的处女作《晃来晃去的人》(1943)与21世纪的收山之笔《拉威尔斯坦》(2000),依循贝娄跨越半个世纪的创作轨迹,探析在不同历史背景与个人成长经验影响下,贝娄作品中犹太性的多元呈现与贝娄创作的成长历程,并从犹太性的视角对贝娄作品中极具争议的问题做出了新的诠释。 论文共由六部分组成,除前言与结论外,分为四个章节,围绕着犹太性这一中心主题,分析探讨贝娄的六部小说。前言介绍了中外贝娄研究状况,贝娄的犹太情结,以及此项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意义。第一章着重剖析贝娄最早的两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与《受害者》。这两部小说发表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适逢二战余烟未尽、法西斯反犹势力仍然嚣张之时。作品生动地描述了“小犹太人”在社会经济压力与民族歧视的夹缝中争取生存权利与维护民族尊严的内心奋斗历程。其犹太性特征集中表现为主人公对犹太身份的再界定与贯穿小说始末的犹太伦理契约理念,包括生命神圣论、智慧崇拜观、家庭婚姻核心论以及个体价值观等。贝娄的出道之作展现了最赤诚与淳朴的犹太元素,在思想和情感上为其以后的作品奠定了基调。 第二章集中分析贝娄发表于1959的第五部小说《雨王汉德森》。《雨王》打破了贝娄前几部作品的创作局限,一改严肃笔锋,塑造出第一个不受经济束缚、致力精神理想的“大”人物。本章通过发掘小说的犹太性特征,验证了以非犹太人出身为掩护的汉德森深刻的内在犹太情结,为评论家所指汉德森回归这一“败笔”提出了新的诠释。《雨王》的幽默带有典型的犹太文化特征,呈现了希伯来文化传统中自嘲、务实、以畜自鉴的风格与积极乐观精神;汉德森自我流放式的非洲之行也正反映了犹太教对“罪”的定义、赎罪观以及回归与重生的终极理念,从一而终地演绎了犹太“回归”母题。 第三章主要解析贝娄60年代创作高峰期的《赫索格》。作为“文化犹太人”代表,赫索格的内心分裂反映了激进的60年代美国社会各方面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犹太知识分子在新旧两个世界的矛盾斗争,表现了小说犹太性的双重特点。一方面,赫索格的痛苦源于犹太女权主义萌芽、夫妻权利关系变化的趋势对其犹太父权制传统思想根基的冲击,另一方面,赫索格通过《托拉》式的书信写作,抒发犹太大同普世的情怀,坚定犹太人文信念,对二战后西方反人文主义、反犹太的腐蚀思想发起了反攻。《赫索格》展现了贝娄的自信和他对反犹主义思想最直接与全面的斥责,在贝娄的创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章类比分析贝娄的两部巅峰作品——《洪堡的礼物》与《拉维尔斯坦》。本章揭示两部小说中犹太知识分子在世俗化面纱下的犹太文化本质——洪堡追求物质与金钱背后隐藏着经济权利和民族尊严的利害关系,拉维尔斯坦对希腊文化的高度推崇和对同性恋现象讹斥的矛盾正表现了他的保守犹太观念与其自身同性恋取向的相斥。两部作品采用传记形式,勾勒出犹太精英群体形象,突出了犹太文化遗产传承的母题,包括上帝与犹太子民的父(师)/子(徒)关系和犹太死亡观。 结论部分对论文的结构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