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协议电话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利用IP网络传送多媒体信息的VOIP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采用VOIP技术实现的电话会议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手段,为异地远程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方法和途径。电话会议系统适用于各行各业,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这已经得到人们的一致赞同。 现行电话会议系统的主流是基于H.323协议体系。SIP会话启动协议是IETF在1999年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与H.323相比,SIP的构架更合理,实现更便捷,独有第三方控制功能,特有组播功能,效率更高。SIP在定义中缺少实现电话会议系统的必要组件,因此,研究基于SIP协议的电话会议系统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在分析S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合理可行的电话会议系统设计方案。在会议模型上,对信息集中模式进行了改进,有效的减少了会议服务器负担;在拓扑结构设计中,采用分布式C/S(客户端/服务器)构架;在功能上,给用户提供点对点通话、多方语音会议、录音及检索等功能;在模块划分中,从逻辑上将系统划分为几大模块,每个模块都给出了详细的工作流程设计,模块之间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标准,同时提供扩展接口。特别在点对点通话过程中,提出强插、强拆、监听功能;多方语音会议过程中,提供全混音会议和组播会议两种业务模式。同时,针对系统中涉及到的音频压缩算法、混音算法、RTP/RTCP网络传输协议、组播技术、NAT穿透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设计。 最终,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的电话会议系统得以实现。作者搭建了试验环境,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测试。测试过程中与现有的基于H.323协议的电话会议系统相比较,给出了评测结果。
其他文献
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补充传统通过轨道电路控制列车运行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安全性好、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已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交叉路口是各种形式交通流的汇集和分散点,它犹如瓶颈成为道路交通的咽喉要道,它关系到车流的速度和畅通。日常交通堵塞大部分是由于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加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