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战争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占有很高比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史因其丰富的素材,成为了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战争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而且能够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尚未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通过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涉及战争史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战争史在高中教科书中涉及内容多、分布范围广,且主要集中于“政治史”部分,其呈现方式以背景、影响为主。以此为基础,本文亦梳理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相应战争史教学的具体要求。总体而言,新课标对战争史教学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国际意识三个方面。由此可知,通过战争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民族观、国家观,以及国际意识的形成。为进一步了解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实际情况,笔者以扬州市M中学部分教师、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两种方式进行实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目前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有家国情怀教育目标,然而却未能将其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第二,教师因未能深入挖掘战争史教材内容,出现了家国情怀培养素材使用不足或者单调的问题。第三,部分教师未能把握战争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尺度,因而,使得家国情怀教育呈现出内容过多或不足两种倾向。基于此,笔者以实际调查为根据,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首先,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其次,家国情怀教育需要注重“战争细节”,善用教学机智,并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最后,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教师把握培养的“尺度”,既不可涉及过多内容以喧宾夺主,亦不可对其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