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不等分剪切区模型的端面车削流屑角突变建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3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削过程中,随着切削参数的连续变化,切屑的流动方向即流屑角会在某一时刻发生突跳性的改变,这就是流屑角突变现象。实验发现,流屑角突变发生瞬间,切削力发生最高可达75%的变化,其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和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潜力不容小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明流屑角突变的内在机理并建立能准确预报流屑角突变的数学模型,是合理利用该突变现象的前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分析不等分剪切区模型的参数敏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的改进方案,随后设计并完成了两轮6061-T6铝合金的直角切削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实现了不等分剪切区模型的改进。与两轮切削实验数据比较发现,改进不等分剪切区模型预报的切削力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0%。然后根据改进不等分剪切区模型,采用等效平面法推导了斜角切削的切削功率,并以此为基础推导了刀尖圆弧半径不为零时端面车削的切削功率,得到了能够准确描述流屑角突变现象的势函数。接着提出了一套基于差分法建立突变现象的数学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切削功率函数进行差分获得其极值点,通过数值方法绘制流屑角突变的平衡曲面并获得突变的临界条件,进而建立端面车削流屑角突变的数学模型。最终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刀具的主偏角、刀尖圆弧半径和前角等因素的变化对流屑角突变的影响。最后设计并完成了端面车削流屑角突变模型的验证实验,获得了一批流屑角突变临界条件的实验数据。实验发现,在车削凹形工件和凸形工件时,所建立模型预报的突变临界条件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82%和8.75%,较前人所建立的同类模型有显著的提高。本文基于改进不等分剪切区模型建立的端面车削流屑角突变数学模型,揭示了流屑角突变发生的内在机理,准确预报了发生突变的临界条件,为流屑角突变现象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发展,对原有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各国贸易摩擦愈发激烈,尤其是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战也再次印证了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实力。在中美贸易战以及其他对华打压与制裁中,高科技领域成为了主要的矛盾中心,如AI人工智能、5G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为加强国家核心科技力量、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在最近的两个五年规划即十三五与十四五规划中不断地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四五规划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降水丰富,其地貌类型多样,以中低山为主,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等资料统计,湘西自治州总共包括70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主要包含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其中实有滑坡隐患点407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57.49%。本文利用湘西自治州实有滑坡灾害隐患点数据作为参考值,并结合该区域的高程、坡度等地形地貌数据,断层、地层年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的到来,虚拟数控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智能制造加工领域内,整体叶轮叶片之类的复杂曲面零件由于其材料去除率大,叶片薄、叶展长等特点造成了其切削性能较差,易发生变形、颤振以及共振等现象。在对此类零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加工过程相关切削物理量的未知性,因此极易造成切削材料以及人力的浪费。故针对此类零件的铣削加工的特点,构建虚拟数控铣削仿真系统以实现高效高精加工是当今制
跨境并购作为快速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在我国从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工作之后,对外投资的环境逐渐地得到了改善,经济要素的流动性也随之逐渐提高,再加上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深入推进,从而引导我国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去”的战略,使得跨境并购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跨境并购相对于境内并购来说会存在着额外的风险,比如交易双方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关系可
冶金高炉用铸钢冷却壁,具有延伸率高、抗拉强度高、熔点高、抗热冲击性好等特点,应用于高炉生产能显著提高高炉寿命。但铸钢冷却壁铸件的浇注温度高,浇注凝固时预置的冷却水管极易发生变形和熔穿,凝固后冷却壁外表面粘砂也较严重。本文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研究了铸钢冷却壁的防熔穿工艺、开发了铸钢件防粘砂涂料,对铸钢冷却壁取代铸铁冷却壁在高炉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铸造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铸钢冷却壁的充
在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的现在,汽车轻量化变得更加迫切。使用铝-钢异种结构同传统钢结构相比重量更轻,且比全铝结构更加安全。而铝钢之间物理性能差异较大,难以相互连接,同时铝钢又极易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冶金反应,生成具有高脆硬相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构件的力学性能的下降,限制其应用。激光熔钎焊具有热输入可控性高、焊接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汽车板焊接中应用广泛。同时大量研究表明,磁场对于导
汽车车身选材作为汽车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汽车的安全性、操稳性、耐久性等各方面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由于车身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能要求千变万化,一套完整可行的车身选材方案在生产环境中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现存的多属性决策选材方案在备选材料评估属性、属性赋权方法、整体选材流程等方面的不足,基于专业化的车身材料数据库,提出了综合考虑经验主观性和物理客观性的多属性决策选材方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