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中国优秀男子曲棍球员比赛中总跑动距离、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分布、不同速度段跑动时间分布、冲刺和重复冲刺要求和加速减速变向运动特点等比赛跑动特征进行测算和分析,为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和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和数据的参考。鉴于2015年国际曲棍球联合会正式采用新规则进行比赛,因此探索曲棍球新规则对比赛跑动特征的影响也是本研究目的的一部分。研究方法:参加2015年、2016年全国男子曲棍球系列比赛的辽宁省男子曲棍球23名队员(身高:179.3±7.1 cm,体重:74.8±10.5 kg)参与了本次研究。在2015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4场比赛中使用GPSports团队运动监测系统(SPI Elite,GPSports Systems Ltd,Australia,5Hz)对运动员比赛中的跑动数据进行收集,并使用Team AMS软件(GPSports Team AMS,version 2014.11)对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在2016年全国男子曲棍球冠军杯、锦标赛的5场比赛中使用Catapult变向数据采集装置(Optimeye S5,Catapult Sports,Australia,10Hz)对运动员比赛中的加速、减速、变向数据进行收集,并使用Catapult Openfield软件(Openfield,Catapult Sports,Australia)对运动员比赛中的加速、减速、变向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位置、不同速度段、不同比赛阶段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显著性差异设定为P≤0.05。研究结果:中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中平均跑动距离为5788±1710m,平均上场时间为37.8±14.0 min。其中,中、低强度跑动距离占总跑动距离的75.1%,高速跑动距离和冲刺距离分别占总跑动距离的25.1%和7.8%。中、低强度跑动时间占总上场时间的86.3%,高强度跑动时间和冲刺时间分别占总上场时间的13.6%和3.4%。比赛中平均冲刺次数为25.5次,平均冲刺时间为2.5 s,平均每次冲刺的距离为15.6 m。冲刺距离20m以下的冲刺次数占到了总冲刺次数的75%,冲刺间歇休息时长主要集中在0-60 s和120 s以上,分别占到总体间歇休息时间分布比例的47%和36%。比赛中加速、减速、变向总次数为349.5次,其中左右变向是加速、减速变向活动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占到了比赛总活动次数的75%。前锋、前卫在高速跑动距离比例、冲刺次数等高强度运动指标上显著高于后卫(P≤0.05);后卫在总跑动距离、总上场时间、低强度跑动比例等总体运动指标上显著高于前锋、前卫(P≤0.05)。2015年国际曲棍球联合会新规则比赛下,运动员总跑动距离、总上场时间等运动总量指标呈下降趋势,但是高速跑动时间比例、平均跑动速度等高强度运动表现指标呈上升趋势,也表现出更低的疲劳累积。研究结论与建议:中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在曲棍球比赛中表现出总跑动距离大(5788±1710 m),以20-40次,20m左右高强度重复冲刺为核心的跑动特征。并且不同位置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位置间差异,前锋、前卫表现出间歇性、高强度、运动总量相对较低的位置特征;后卫则表现出运动总量大、运动强度相对较低的位置特征。在2015年新规则下,曲棍球比赛总跑动距离、总上场时间等指标下降,但是比赛运动强度和激烈程度有所提升。建议我国曲棍球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在进行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在重视有氧能力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短距离(15-150m)、短暂间歇休息(20-60s)、重复冲刺能力(20-40次)的发展。在加速、减速、变向能力上,应注重加速和减速肌群协调发展,重视左右变向能力的训练。针对不同位置的跑动特征,前锋、前卫应侧重于高强度、间歇性的训练,后卫则应侧重于中高强度持续性的训练。针对2015年曲棍球规则的变化,应合理调整日常高强度训练的训练强度,使运动员能够适应新规则比赛中所提高的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