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倍受政府关注。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中,政府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出资方,财政负担和融资风险都给政府造成了很大压力。加上我国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建设速度相对缓慢、财政资金压力大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尝试特许经营项目BOT的应用,这20多年来PPP模式(主要是BOT)在中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了解VFM基本理论,根据国内准经营性基础设施——供水PPP项目特有的性质,构造出针对PPP供水工程项目的VFM定量评价框架。首先,文章梳理了 PPP项目与VFM定量评价理论与现状,针对供水类PPP项目的运作模式及特性,提炼了供水类PPP项目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的框架模型。然后,文章对框架的组成及计算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而后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AX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适用性,为供水类PPP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量化依据。最后,借助敏感性分析作为VFM评价方法的补充方法,分析评价模型中数个指标,用以证明该模型与指标的适用性及合理性,为应用中的一些盲点提供了解决方法与思路。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对供水类PPP项目或其他准经营性PPP项目进行物有所值(VFM)评估时,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模型,选取合理的参数指标,从而保证数据选用的合理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可帮助项目的各方参与者辨别与分析影响VFM结果的敏感性因素;通过VFM临界点可帮助决策者确定影响VFM结论的因素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以及因素合理的变动幅度而不至于出现错误的判断。同时,借助敏感性分析,将VFM评价上升为管理手段,可以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测和VFM评价值的修正,把物有所值理念贯彻于项目整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