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星间激光干涉仪在“LISA”、“天琴”、“太极”等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有着重要作用,用于测量十万至百万公里量级星间距离的位移变化,位移测量分辨率需要达到皮米量级。干涉仪提取由引力波引起的干涉仪的臂长差变化,从干涉信号的相位中提取出引力波信号,故对干涉信号的相位噪声的有着极高的要求。激光中的波前畸变不仅会影响接收光信号的强度,也会与卫星中出射光束的指向抖动耦合导致测量信号的相位噪声的升高,降低信号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间激光干涉仪在“LISA”、“天琴”、“太极”等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有着重要作用,用于测量十万至百万公里量级星间距离的位移变化,位移测量分辨率需要达到皮米量级。干涉仪提取由引力波引起的干涉仪的臂长差变化,从干涉信号的相位中提取出引力波信号,故对干涉信号的相位噪声的有着极高的要求。激光中的波前畸变不仅会影响接收光信号的强度,也会与卫星中出射光束的指向抖动耦合导致测量信号的相位噪声的升高,降低信号的信噪比。因此,必须测量光束中的波前畸变并加以抑制。本文研究了星间激光干涉仪内波前畸变对干涉仪及干涉信号的影响,以及星间激光的波前畸变补偿技术,以便降低波前畸变对于干涉信号的影响,有利于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顺利展开。光学元件的加工、组装、光路结构、太阳辐射对望远镜系统影响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引入波前畸变,必须对卫星内光学系统波前畸变进行控制。对波前校正器中数十万级别的控制单元数的控制算法、反馈控制方式是研究的重点。我们研究了波前畸变对于外差式激光干涉仪的影响,对使用的外差式激光干涉仪,采用自适应光学的方式进行波前畸变控制。测量了由于光学元件及光路结构导致的波前畸变,使用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波前校正器,以Zernike模式法拟合波前,采用相位共轭的方式消除了波前畸变,并采用比例积分反馈控制,补偿接收信号光和参考光之间的波前差,开发了一套自适应光学实时波前畸变补偿系统。最终将干涉仪中波前畸变的均方根值降低到了0.046λ@10 hours,稳定时的标准差为0.003λ。有效降低了激光干涉仪中的波前畸变,为卫星中的光学设计、误差分配、噪声来源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其他文献
滇池存在的生态问题,以pH值和水华蓝藻密度双高最为突出。本文在分析滇池pH污染状况基础上,旨在探讨其对生态恢复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治理对策。利用自动监测周报数据,分析了2004—2018年滇池最有代表性的观音山断面pH重要统计指标及变化趋势。发现在该时段内,pH超标率普遍较高,极端pH值高达10.38。利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并结合pH周报数据,分析了高pH污染对滇池生态修复中有重要作用的沉水植
警用无人机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因其具备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高、隐蔽性强等突出特点,尤其适合应用在暴力、突发类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中。警用无人机充分运用高科技作为支撑,搭载现代化警务实战功能,可以有效克服传统侦查模式中的种种条件限制,将二维平面侦查模式演进为三维立体侦查模式,并在案件处置、调查取证、追踪抓捕等方面节省时间、提高质量、提升效率。警用无人机的独特优势可以帮助公安机关刑侦部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现代护理技术的进步,骨科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现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快速康复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现状展开探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活动理念】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是由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等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其自身资源与潜能的心理干预模式[1]。它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探寻来访者的目标、优势、资源、成功经验与未来[2]。SFBT最初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目前其理念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初一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展,学业任务日益繁重,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化管理”和“文化管理时代”这两个概念相继诞生,企业管理前期的科学管理逐渐被文化管理所取代。在文化管理时代,文化建设逐渐加入了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列。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同于过去专注于提高生产效率或者钻研营销策略,越来越多的一流企业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目前,我国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调研及
随着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汽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他们促进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无人驾驶汽车因其需多种先进技术的支持,研究过程存在大量困难。本文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无人驾驶汽车避障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本文首先介绍了比较先进的避障技术,总结研究成果,让自己的研究更有目的性。(2)分析车辆横纵向动力学、运动学并进行车
目的:分析儿童关节结核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以探寻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免疫科收治的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5例儿童关节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结果:5例患者中,误诊为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2例,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少关节型3例。均为下肢大关节非对称性受累,均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