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散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阳虚失眠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du38sbf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失眠症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疾病,在神经科门诊占初诊病人主诉的第二位,也是众多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临床上的失眠多见难以入睡、夜间易醒多醒、早醒、噩梦、次晨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失眠频繁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翌日的精神状态、工作能力,让患者十分苦恼。中医在治疗失眠上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对治疗失眠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不足。目的观察四逆汤散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阳虚型失眠患者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变化,以及影响睡眠质量的因子的变化。探讨中医药在调节阳虚型失眠患者整体状态时候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无对照病例观察研究,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本部及二沙岛分院、芳村分院杨志敏主任医师门诊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40例,通过在治疗前后填写观察表,探讨其治疗过程中心理量表等情况的的前后变化情况。结果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中,睡眠质量总评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总体均分为11.03±2.42,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睡眠潜伏期、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总分及白天功能紊乱总分有明显改善(P<0.05),睡眠持续性总分有改善显著(P<0.01),可见患者在入睡方面有部分改善,夜间易醒方面则改善较显著。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和焦虑抑郁量表中(SAS),治疗前患者均以中度及轻度为主,治疗后以轻度为主,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与正常因子分相比,本次观察的失眠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状态、焦虑、敌对、其他较高,显示其以躯体主观感觉不适感为主,伴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容易出现强迫症状,提示患者对与自身症状的关注度高。服用汤药后,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总数及均分有明显降低(P<0.05),因子方面,在抑郁方面有显著改善(P<0.01),在“其他”则有明显改善(P<0.05。其余因子分数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强迫、躯体化、敌对等因子仍然高于正常值。在服用汤药前,该类患者主要的症状是:乏力、畏寒、倦卧、怕风、头晕、口干,心悸。1月疗程后症状改善最为明显的是乏力、倦卧、畏寒、怕风、口淡、口干等症状。同时夜间盗汗、口干、口苦、心慌及心悸等方面的症状也得到改善。结论阳虚型失眠患者在服用四逆汤散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可观察到睡眠质量有所上升,其中以睡眠持续性得到较显著好转,而抑郁及焦虑状态有所缓解,同时躯体的阳虚症状得到改善。因此考虑该方能在温固五脏、使五脏安定、精神稍定的基础上,缓解躯体症状及心理状态。但未分清是因躯体症状的减轻而白天的功能得到恢复,因而促使夜间的睡眠得到好转,还是药物直接的对睡眠的影响。但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可看出,无论治疗前后,患者对躯体状况都有着较高的关注,这种思维或许是该类人群在面对社会应激时所产生的应对方式,因此失眠的治疗仍需要医师对患者的认知进行改造,才能更好地缓解失眠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从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角度出发,为临床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探求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
目的:  应用抗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以及三联疗法联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Hp相关性胃炎,揭示三联疗法对中医证候的影响以及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