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计算机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传统的肿瘤化疗药物因其细胞毒性和耐药性等局限,对大多数实体瘤的治疗依然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伴随着拓扑替康和伊诺替康在临床上的成功,拓扑异构酶I (Topo I)已成为设计新型抗癌药物的重要靶酶。以Topo I为靶点的药物疗效高、抗瘤谱广、选择性好,然而它们也存在体内代谢不稳定、易耐药及毒副作用大等缺陷。与其相比,非喜树碱类Topo I抑制剂化学结构稳定,具有能克服喜树碱类药物缺陷的独特优点。因此,开发新型非喜树碱类Topo I抑制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本学位论文主要围绕非喜树碱类Topo I抑制剂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研究了63个茚并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抑制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所建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相关系数q2值分别为0.630和0.635,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地解释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结构优化以提高抗前列腺癌活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采用骨架跃迁技术设计了一类全新骨架结构的茚并喹啉类化合物;设计了一条易衍生化的合成路线并优化合成工艺,得到28个全新结构的目标化合物(22-49);测试了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和人肝癌细胞HepG2四株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发现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化合物22、23、27、41、45和49对四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均在1.0μg/mL左右。第三,基于前期高通量筛选过程中发现的SM-1先导物进行了一系列分子改造;设计一条6步的合成路线并优化合成工艺,得到12个目标化合物(60-71);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常见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发现化合物63、65和61对人高转移性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显示出较强的选择性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38、4.52、4.73μg/mL。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发非喜树碱类Topo I抑制剂提供了有指导价值的信息,为抗肿瘤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正>1984——2002年,房地产投资平均增速为36.8%,占GDP比重2002年为7.7%。城市化高速发展是转型经济的一个特点。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为50%,发达国家高达80%,而中国2002年才
会议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美学研究的对象从“美”向“审美”的转移,“美学”的学科名称遭到“审美学”的挑战。这些论争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美学”的涵义颇富启发意义,但它们主张将“美
<正> 味觉异常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与局部和系统性疾病相关。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有关的临床和生理研究较少。 作者调查25例味觉减弱和14例味觉障碍患者,测定其味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1"模块在"宽而浅"的原则下选择了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3个方面的内容,加强自然观的教育,为学生形成
总结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在制度、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放行和运送、手术室使用、终末处理等环节,主张进行严格的环节质量"零缺陷"管理,把"事后处理"转变为"事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0%左右。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