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脏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目前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存在对动物损伤大,血管栓塞后不能再通,与心肌缺血临床发病机制尚有很大差异等缺点。在实验动物的选择,制备模型的实验技术,尤其是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标准还有待统一和确定。中药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在中药复方研究的基础上,已较多应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实验研究。但存在模型制备简单,制备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不符合中药作用的特点。由于模型制备方法的缺陷,无法确切观察中药对心肌缺血动物心功能的长期药效影响和特点,急需开展新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学研究。 本课题首先开展一种新型的心肌缺血模型制备方法的探索研究,应用C型臂X光机,采用介入技术,分别探讨了小型猪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球囊拉伤、LAD注射凝血酶、LAD球囊拉伤加凝血酶注射、LAD内置入狭窄器、高脂饲料喂饲加LAD球囊拉伤和LAD内注入自体血栓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经过对以上方法的比较,最终选择应用小型猪LAD内注入自体血栓的方法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课题连续多日观察了抗心肌缺血药物双参宁心胶囊对模型动物冠状动脉造影、30点体表心电图、无创血流动力学、常规超声测量和心肌组织多普勒分析、生化、定量组织学、病理组织形态学等一系列反映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和作用特点。 1 介入技术制备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方法的探索 1.1 单纯球囊拉伤LAD法制备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的研究 1.1.1 方法实验选用小型猪,耳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置入6F动脉鞘管,以Launcher6F右冠导引导管置于左冠状动脉开口行左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置入球囊导丝,在导丝指引下置入2.5mm或3.0mm球囊至冠状动脉LAD中部,以10atm打开球囊堵闭LAD,扩张3次。 1.1.2 结果 小型猪经球囊扩张拉伤3天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狭窄不明显,以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显示心肌缺血范围,心肌缺血亦不明显。 1.2 LAD内注射凝血酶法制备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的研究 1.2.1 方法 实验选用小型猪,耳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置入6F动脉鞘管,以Launcher6F右冠导引导管置于左冠状动脉开口行左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置入球囊导丝,在导丝指引下置入2.5mm球囊(球囊已被剪破,方便凝血酶注射)至冠状动脉LAD中部,注入0.5ml 50U凝血酶。 1.2.2 结果 小型猪LAD内注入凝血酶7天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栓塞不明显,以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显示心肌缺血范围,心肌缺血亦不明显。 1.3 球囊拉伤LAD加凝血酶局部注射法制备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