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唯一的一种终生生活在高原的鹤类,近年来因为栖息地丧失,人为干扰加剧,其种群受到威胁。2015-2016年,课题组在云南省大山包湿地和西藏林芝地区分别为5只和7只黑颈鹤佩戴了GPS-GSM跟踪器。基于卫星跟踪数据,分析比较了黑颈鹤若尔盖-大山包种群和青海-林芝种群的迁徙模式和栖息地利用情况。本研究首次揭示了黑颈鹤青海-林芝迁徙路线,确定了若尔盖种群的白河和青海种群的巴松措、沙珠玉河共三个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若尔盖种群的迁徙时间(春季:4.2±3.9 d;秋季:7.0±2.9 d)和迁徙距离(春季:755.0±64.8 km;秋季:774.5±48.0 km)均小于青海种群的迁徙时间(春季:8.7±4.6 d;秋季:30.0±10.6 d)和迁徙距离(春季:1182.5±90.4 km;秋季:1455.7±138.0 km)。使用核密度估计法算出跟踪个体的活动区面积(95%KDE)和核域面积(60%KDE)。对于若尔盖种群,夏季和冬季繁殖个体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和平均核域面积均远小于非繁殖个体;对于青海种群,夏季繁殖个体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和平均核域面积均远小于非繁殖个体,而冬季繁殖个体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和平均核域面积均大于非繁殖个体。基于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两个种群的栖息地选择类型,发现黑颈鹤偏好于湿地与水体类型的栖息地,在度夏地更偏好于草地类型的栖息地,在越冬地更偏好于耕地类型的栖息地。基于公共平台获得的环境因子数据建立物种分布模型对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发现海拔在度夏期和越冬期均对黑颈鹤的栖息地选择有较大影响,坡度和降水量相关的因子对度夏期栖息地选择有较大影响,温度相关的因子对越冬期栖息地选择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黑颈鹤的迁徙行为和栖息地利用情况奠定了基础,为黑颈鹤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保护管理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