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部损伤为针灸推拿科、康复理疗科、骨伤科门诊常见疾患之一,好发于各年龄阶段,尤以中老年人居多。主要涵盖了西医学范畴中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情反复迁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质量。文献综述部分:对肩部损伤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近况进行文献整理并做了综述。发现近年来对肩部损伤的诊断已不单纯是一个笼统的“肩周炎”的概念,而是日趋细化,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手段,肩部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越来越明确。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肩部损伤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仅对于运动员等高要求或是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才选用手术的方法。大部分肩部损伤患者应用保守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关节松动术和针刺条口穴以其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献报道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优于单纯应用某一种治疗方法,但多种方法结合的时间多为单一治疗方法的2-3倍,甚至更长。是否能够在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疗法的同时尽量少的节约治疗时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研究部分:研究目的:关节松动术和针刺条口穴均为肩部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已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因其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设备支持,故被长期应用于各级医院的临床第一线。本研究探寻关节松动术同时配合针刺条口穴治疗肩部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可以缩短肩部损伤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为肩部损伤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从2008年8月—2009年2月由中日友好医院物理康复科门诊收治的20例肩痛(临床诊断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每组10例。一组为试验组,应用关节松动术同时配合针刺条口穴治疗,两种治疗同时进行,每次持续20分钟,每周治疗3次;另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每次持续20分钟,每周治疗3次。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由观察者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肩关节分会授权提供的JOA肩关节功能评定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研究结果:对同一组内病人接受治疗前后的“JOA肩关节功能评定表”总分,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JOA肩关节功能评定表”总分及各分项得分,采用方差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的评分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松动术同时配合针刺条口穴组的差异较之单纯应用关节松动术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JOA肩关节功能评定表疼痛评分分差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差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结论:针刺条口穴可以在减轻肩部疼痛的同时缓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痉挛及关节挛缩,从而对关节松动术的施行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文献报道,应用针灸治疗肩部损伤的时间约为20—40分钟,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部损伤的时间多为15-30分钟。两者相加至少需要35-70分钟。本研究利用条口穴位于小腿外侧不妨碍手法治疗这一特点,将两种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在压缩治疗时间的同时,还克服了以往针刺和手法分别施行,起针后针刺效果很快流失的缺陷。关节松动术同时配合针刺条口穴治疗肩部损伤可以明显加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极大地节省了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