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评价不同中医证型在抑郁症患者中分布规律,探讨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88位确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耳针“心”“脾”),对照组采用非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肩”“肘”),治疗四周后,对照组由非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改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继续治疗,共12周。两组在0、4、8、12周进行中医证候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采集。根据中医证候量表明确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对44例中医证型为心脾两虚型患者作组间、组内对比明确耳迷走神经刺激与非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脾两虚型患者的差别,根据第4周24HAMD得分情况进行疗效分级评定;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患者证型分布前:心脾两虚44例(50%),忧郁伤神17例(19.31%),气郁化火16例(18.18%),肝气郁结7例(7.95%),阴虚火旺4例(4.55%)。五组发生率差异明显。44例心脾两虚证患者,两组在中医证候量表差异显著(P=0.000<0.01)、抑郁自评量表差异显著(P=0.000<0.01),24HAMD量表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3<0.01);试验组SDS量表0、4、8、12周比较,0周与第4周差异显著,第4周与第12周差异显著。实验组显效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60.87%;对照组有效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10.53%,两组差别显著(P=0.000<0.01)。两组在失眠有差异(P=0.021<0.05)、眠浅有差异(P=0.012<0.05),对多梦、入睡困难、早醒三个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①本研究中88例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型以心脾两虚、忧郁伤神、气郁化火为主。②心脾两虚型患者组间比较提示,耳迷走神经刺激疗法的疗效优于非耳迷走神经刺激。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明显,本方法可能存在加重耳鸣的风险。③试验对照两组刺激部位对应耳穴之“心”“脾”与“肩”“肘”,组间差别也提示了耳穴的相对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