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华南湘中地区上泥盆统弗拉/法门(F/F)界线附近的几种腕足动物化石壳体结构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始结构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棱柱状第三层,二是缺失棱柱状第三层。基于壳体保存程度的详细分析,以阴极发光程度、壳体显微结构为参数建立了壳体成岩作用改造程度的量化模式,经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值的验证,这一模式基本可以用来对不同保存环境下的研究样品进行筛选。在对比研究中发现,以无洞贝目(Atrypida)为代表的具有柱状第三层结构的样品不仅在保存状况上优于只具有纤维层结构的壳体,而且其氧、碳同位素数值的分布也较为集中,从而说明以无洞贝目为代表的具有柱状第三层结构的腕足类壳体是进行氧、碳同位索研究较为理想的材料。
湘中地区上泥盆统弗拉/法门界线附近腕足动物化石壳体的碳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晚泥盆世碳同位素自F/F界线之下(化石层S-Y-4)开始发生碳同位素正偏移,至F/F界线上S23层达到最大值,偏移值达1.8‰,此后出现幅度为1‰左右的下降,在保持了一段平稳的阶段后义在上triangularis带出现一次幅度为0.7‰左右的正偏移。将本文获得的碳同位索变化曲线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曲线对比后发现,本研究中F/F界线之上的这次较大的正偏趋势不仅出现在华南上泥盆统相当层位,而且也可与国外地区(如法国Coumiac剖面、美国Devil’s Gate剖面等)进行准确对比;出现在F/F之后的另外一次碳同位素正偏移现象也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如华南付合剖面、白沙剖面、垌村剖面,法国Coumiac剖面、奥地利Carnic Alps剖面、美国Devil’s Gate剖面、澳大利亚Casey Fall’s剖面和McWhae Ridge 剖面)中有相似的趋势。由此可见,在F/F事件之后的生物残存期内,也出现了一次全球碳循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