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杨柳科( Salicaceae )杨属( Populus L. )树种的统称,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而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进行栽培,是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栽培面积最广、木材产量最多的一个树种。我国具有丰富的杨树种质资源,占世界杨树种类的50 %以上,特别是在白杨派、青杨派中,有许多种为中国所特有,并且分布非常广泛,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这些杨树基因资源,对培育更新换代的杨树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滇杨主要分布区的4个种源的120个个体为试材,从等位酶水平和DNA水平测定了滇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其遗传结构,比较了4个种源间遗传多样性的高低。同时,以杨属中的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胡杨派四个派内共54个个体为试材,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派间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开展派间及派内种间杂交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以滇杨4个种源的120个个体为试材,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8个酶系统进行检测,共产生13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个,多态位点百分数P = 92.31 %。共检测出等位基因数29个,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 = 1.8858个,期望杂合度He = 0.4461,Shannon信息指数I = 0.6416。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在滇杨种源内的表现为P = 92.31 %,A = 2.231,Ae = 1.934,He = 0.4518,I = 0.6619。4个种源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幅为0.9566 ~ 0.9964,遗传距离的变幅为0.0036 ~ 0.0443。遗传分化系数Fst = 0.0254,表明滇杨各种源间相似性很高,也即有97.45 %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滇杨各种源内个体间。利用种源间的遗传距离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滇杨4个种源聚成两类,地理位置近的种源聚在一起,即丽江种源和大理种源聚为一类,昆明种源和宣威种源聚为一类。从等位酶水平看,滇杨种源内个体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2.以滇杨4个种源的120个个体为试材,应用AFLP标记技术对11对AFLP引物进行研究,分离出清晰的AFLP标记1006个,其中692个标记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数P = 68.79 %,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A = 1.418个,平均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Ae = 1.17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 0.105,Shannon信息指数I = 0.162。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GST = 0.2591,即有25.91 %的变异存在于滇杨4个种源间,74.09 %的变异存在于种源内个体间。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可将4个种源聚为两类,大理种源、宣威种源和昆明种源聚为一类,丽江种源单独聚为一类。在DNA水平,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