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我国首次出台了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随着招生制度的变迁,国家对体育特长生招生的文化成绩要求越来越低,且入校后学籍管理又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具有招生资格(约275所)高校的管理者、任课教师和教练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难以协调的现象。虽然各高校非常关注和重视体育特长生群体,也相应出台了本校学籍管理制度,但纵观近30年执行情况,“学训矛盾”依然突出,制度实施仍不到位,造成体育特长生培养目标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体育特长生的在训练懒、学习差和就业难,也偏离我国普通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招生初衷。就此,2017年教育部最新下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有关文化课考试工作的通知》,试图规范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制度,解决体育特长生入学前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为贯彻教育部通知精神,探究长期困扰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等问题研究此课题势在必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首先对美国和日本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经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对体育特长生的入学要求极为严格,他们注重该类学生专业课文化学习、综合知识的拓展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使得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规范性、目标明确。其次通过对厦门大学的学籍管理现状进行个案深入分析后,发现存在:有入学标准降低的情况;有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有课程设置与个人文化程度未匹配的情况;有文化课与部分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设置不平衡等情况的问题以及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中存在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的困境。再次拟采“目标管理”理论,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制度,试图探寻一条完善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制度体系、统一和规范学籍管理程序,和健全学籍管理运行机制的道路。然后借鉴国外成功的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方法,对国内普通高校学籍管理规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①强化政府引导,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②高校健全学籍管理运作机制;③规范学生档案管理制度;④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类型;⑤协调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⑥混合编班,构建合理多样化的授课模式;⑦端正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态度;⑧放宽学年限度,实行弹性学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