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从蕴涵丰富藏蒙医学知识的医学文献入手,以藏族和蒙古族的针灸治疗的方式及方法为例,对藏族、蒙古族医学文献资料中有关的针灸治疗内容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针灸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出它们理论的相似和借鉴之处;穴位的取法、治疗病种的异同;针刺疗法、放血疗法、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的范围。进一步完善民族医学理论体系,寻求最佳治疗方式和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2方法本研究以现有藏族和蒙古族针灸著作及现代杂志为基础。共检索到国内现存的藏蒙针灸专书及丛书中有关针灸内容的古今医籍约20部,近30年国内公开发行医药学杂志的发表论文近130篇。先对藏蒙的针灸医学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清洗不完全的数据,选择与数据挖掘有关的变量,对变量进行转换,做初步的描述和分析,并录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再采用SPSS11.5对整理后的藏族和蒙古族针灸著作及现代杂志中含有的藏族和蒙古族针灸的穴位定位、穴位主治病种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的研究。3结果经上述数据挖掘的研究发现,蒙古族治疗的疾病(证候)多达556种;藏族治疗的疾病(证候)多达489种。在治疗方法上,藏族和蒙古族均是以灸疗法和放血疗法为主。藏族医学和蒙古族医学运用不同穴位治疗的相同的疾病最多的是癫狂、昏厥、气短的疾病,出现的频次达到5次,对于急性发作的神志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非常独特的疗效。藏族与蒙古族选用同一个穴位治疗同一个疾病达到11个,约占用穴总量的9%,两民族在治疗的疾病,不论从取穴还是治疗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表明藏蒙两个兄弟民族医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藏医和蒙医对背部穴位的应用和治疗的疾病总数都是相当大的。其中藏族取穴达44个,治疗疾病数量达58种。藏蒙医学对于背部穴位的应用,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对中医的针灸治疗方法能提供新的思路。4结论从数据频数统计可以看出,藏蒙两个民族医学治疗的疾病(证候)达到数百种,治疗的方法主要以灸疗法和放血疗法为主。从关联分析可以看出,藏族医学和蒙古族医学运用不同穴位治疗的相同的疾病最多的是急性发作的神志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藏传佛教这一宗教信仰的传播在两个民族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聚类分析可以看出,藏蒙两个民族选用的背部穴位与中医的针灸有着不同的内涵。藏蒙医学对于背部穴位的理解和应用,超出了中医对背部太阳膀胱经及督脉腧穴的认识,对中医的针灸治疗方法能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