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极大损失,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是灾区最脆弱的群体,自然灾害加重了这部分群体的脆弱性。本研究以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为例,对此过程中针对儿童、妇女、老年人这几类特殊脆弱群体的支持体系进行评价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相结合。实地调研从2009年10月开始,先后三次前往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进行调研,采用问卷发放和入户访谈方式进行调研。此外,于2010年3月-8月在国务院扶贫办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经历,期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国务院扶贫办内部资料。
第一部分分析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儿童、妇女、老人等脆弱群体造成的影响。案例共选取三个样本村: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和广元市三堆镇马口村。分别从地震对儿童生存状况、教育、心理等方面;对妇女的生命安全、心理、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对老年人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进程中对脆弱群体的支持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对儿童的支持体系包括:孤儿安置较为妥善、教育振兴计划收效明显、心理援助与疏导作用较为明显;对妇女的支持体系包括:救灾物资发放及时并充分考虑妇女特殊需求、生计和就业培训比较全面:生育权得到保障;对老年人的支持体系包括:养老敬老机构妥善安置孤寡老人、救灾物资解决震后生活燃眉之急、全面开展灾区医疗救助。第三部分从古巴、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构建脆弱群体支持体系入手,提炼出相关经验;第四部分是灾后恢复重建脆弱群体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总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脆弱群体支持体系建设的三大成功经验,并提出五条政策思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脆弱群体的支持有三大经验可供推广:针对脆弱群体制定专项政策;通过参与式重建提升社区能力;政府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五条政策思考分别是;瞄准并赋权脆弱群体,搭建社会保护网络;转变扶贫理念,践行参与式重建;建立早期风险预警机制,在灾害中降低脆弱性;短期重建和长期生计恢复相结合;结合灾后重建,搭建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相结合机制。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在于:(1)国际对比分析。针对国际上具有典型特征的国家支持脆弱群体进行借鉴和提炼,并总结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有助于国际交流和推广;(2)在川陕甘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在国务院扶贫办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以及国务院扶贫办的内部资料,内容详实;(3)总结汶川经验,有助于开展国际交流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