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语是军事术语的简称。和平时期,军语是军令畅通、军队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战争年代,军语是准确领会上级意图、下达命令,以及与友邻协同作战的关键要素。军事领域固有的群体性、暴力性和对抗性,决定了军语与其他专业术语相比,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依据语言学原理,运用词汇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军语的组成、结构和语义特征等的分析,考察军语现象,把握军语特点,揭示军语规律,为军语的建设与运用提供服务。军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从“八一”南昌起义起步,接受了战争洗礼,伴随着军事变革,走过从创立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基本覆盖各军兵种、各专业领域的军语体系。面对这样一个蕴涵着战争智慧、语言精华和文化价值的语言体系,采取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实证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可以对同一年代的军语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词汇学描写,又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军语的特征差异,得出对军语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及其发展轨迹等的客观认识。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绪论。将军语置于共同语词汇系统的研究框架下,从领域变体的视角,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缘起,明确军语的内涵、外延,指出本课题是从狭义的军语概念出发,选择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军颁发的4个版本的《军语》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军语研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研究的薄弱点、空白点,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最后从语言学的角度给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并预测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不同视域下对军语的认识。立足于军语的存在现实与意义,在本体论、实践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视域下,对军语的概念、历史、特性、类别和功能进行深入探讨,阐述军语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军语演变主要是根植军事实践的土壤、反映理论探索的轨迹、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具有受限性、有序性、民族性、特指性和战斗性等对应于军事世界的特性。在对军语进行分类考察后,以军事人员、群体为主体,深入到价值存在的层面,剖析军语具有的指称军事概念、增效军事交流、传承军事文化和类推军事新知等功能。第三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概述。依据狭义的军语概念,概括我军军语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勾勒出发展脉络,为分析我军军语在语言学方面的发展变化提供历史方位。然后,综合考察我军的性质、任务、宗旨和发展历史,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军军语的语言表述、语词来源、军语释义、语用价值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把握我军军语独具的群体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最后,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阐述构建包含2万余个词目的专题语料库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应用语料库研究军语的思路和方法。第四章,军语词目及其结构的发展变化。统计分析并比较4个版本的《军语》中词目的用字组成、音节数量、结构类型、词类特征和一些特殊类型的分布情况,得出若干军语词形变化的结论,比如:军语用字基本上在常用汉字范围,军语音节以四音节居多且呈音节数量增加的趋势,军语结构类型中短语渐具优势且以偏正结构为主,军语以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为主,另外,在对军语缩略形式、亦称形式进行穷尽式考察后,对这些特殊类型存在的特点、规律和动因进行分析,为军语规范化提供参考素材。第五章,军语语义及其特征的发展变化。基于在不同年代的语义框架中所具有的知识背景,从军语词目和义项两个方面统计分析并比较4个版本的《军语》中词目更迭、义项增减情况,以及与语义变化的关系,认为军语只有通过新旧更替才能更好地服务军事实践,军语的结构形式与语义架构存在关联,同时,与社会通用词汇相比,军语义项增减的动因与途径较为单一。最后,通过对典型的军语泛化现象进行考察,指出在隐喻渐变为主、引申扩展为辅的泛化机制作用下,通过内部、外部原因综合施效,军语语义跨域泛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趋势。第六章,军语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基于对军语语言表达形式与语义特征的静态描述和历时变化分析,探寻军语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然后,考虑到语言史和军事史、文化史的平行关系以及语言能够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军事实践,探讨军语的发展机理、外在表现对汉语词汇发展、语言风格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最后,在对军语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判断中提出加强军语规划的对策建议。本课题开辟了对多版本军语研究的新领域,拓展了对军语进行计量研究的新途径,分析了军语的若干特点和演变规律,对军语发展变化的动因、机制和影响进行创新性解释,是军事语言研究的中心课题,是l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课题研究成果不但描绘了军语语言学特征的演变轨迹,还有助于深化对军语的理解,有助于推动军语信息处理,有助于发现军事现象与语言现象的共变关系,有助于增强对军语使用和发展机制的理性思考,为现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为军语的规划、编修和推广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