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杨是一种具有极强耐旱、耐盐碱的杨树树种,是我国唯一一种能够在西北干旱盐碱的荒漠地区生长的乔木植物。为了了解胡杨内生菌的多样性以及其中植物耐盐促生菌的分布,本研究首次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原始胡杨林植物组织中的内生细菌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离表面消毒过的胡杨根、茎和叶片组织中的菌株,得到197株胡杨内生菌。根据胡杨内生菌的菌落形态和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mplif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ARDRA)将197株胡杨内生菌分为102个OTUs (operation taxonomic units),每一个OTU中选取一株作为代表菌株。对102个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通过BLAST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比对鉴定菌株。102株胡杨内生菌中95株被鉴定分别属于21个不同的属,其中49%的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另一个比例较大的菌属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有14.7%的比例。102株胡杨内生菌中有7株只能鉴定到科,它们分别属于鞘脂杆菌科(Sphing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根瘤菌科(Rhizobiaceae)和叶杆菌(Phyllobacteriaceae)4科。通过菌株耐盐性的检测发现,随着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增加,可耐受生长的菌株中厚壁菌门(以芽孢杆菌属为代表)的菌株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Gamma变形菌门(以假单胞菌属为代表)菌株的分布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厚壁菌门细菌耐盐性一般比Gamma变形菌门细菌高,也解释了为何芽孢杆菌属成为胡杨内生菌群的优势菌属。102株胡杨内生菌中有16.7%的菌株能够作为植物促生菌(PGPB)在盐胁迫下促进小麦发芽幼苗鲜重显著增加。然而,当去除盐胁迫后,大多数菌株对发芽幼苗的促生长作用消失了。有趣的是,高耐盐性菌株中,植物促生菌的比例明显比低耐盐性菌株中的比例高,说明环境中的盐胁迫因子、菌株的耐盐性与其在盐胁迫下促进种子发芽的性能存在着某种关联。为研究胡杨内生菌促进小麦幼苗耐盐生长的机理,检测了23株促进小麦种子耐盐发芽菌株的代谢特性,包括吲哚类生长素(Indole auxin)、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ACC)脱氨酶、铁载体、解磷、乙偶姻的产生能力和生物固氮能力。结果说明菌株的PGP属性与其是否促进小麦种子耐盐发芽能力没有必然联系。进一步的植物实验结果说明,23株促进小麦耐盐发芽的菌株中,有两株能够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的耐盐生长。他们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且均可生成吲哚类生长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