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芯劲性复合桩是将桩长较长的高强度预制混凝土管作为内芯桩植入到桩长较短的水泥土外芯桩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桩。已有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表明,将预制混凝土管桩植入到水泥土桩中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土桩的竖向承载力,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劲性复合桩的短芯或等芯时的竖向承载性能,对长芯状态时劲性复合桩竖向承载性能研究尚少,已有成果难以很好指导工程实践。本文以软弱地层中长芯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研究为目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芯劲性复合桩是将桩长较长的高强度预制混凝土管作为内芯桩植入到桩长较短的水泥土外芯桩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桩。已有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表明,将预制混凝土管桩植入到水泥土桩中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土桩的竖向承载力,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劲性复合桩的短芯或等芯时的竖向承载性能,对长芯状态时劲性复合桩竖向承载性能研究尚少,已有成果难以很好指导工程实践。本文以软弱地层中长芯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研究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现场成桩试验、室内试验、平板载荷试验、静载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长芯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湖相沉积的软土地基试验场地对掺入水泥用量10%生石灰的水泥土桩进行了试成桩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水泥土桩成桩质量良好,无明显缺陷;地基土的c值由原状土的15.4k Pa提高到72.23k Pa,φ值由原状土的6.9°提高到22.2°,地基土的抗剪切性能大幅增强,;水泥土抗压强度提高到0.96MPa,孔隙率大幅度减小;水泥土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提高到275k Pa,比未加固前增大了1.25倍。(2)长芯劲性复合桩成桩后,进行PHC管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结果显示三根试验桩中Ⅰ类桩占所测桩数的33.3%,Ⅱ类桩占所测桩数的66.7%,无Ⅲ类、Ⅳ类桩。表明,管桩在最大试验载荷下没有产生破坏现象,管桩桩身质量良好,长芯劲性复合桩的桩身质量满足后续试验要求。(3)长芯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试验结果显示:长芯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标准值为2466.6k N,比设计值大18.9%,比同条件下的承载力理论计算小14.8%,理论计算值与现场试验值均大于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长芯劲性复合桩的承载性能良好,可以很好的满足深厚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需求。(4)场地原有桩径500mm,桩长30m的PHC管桩静载试验承载力标准值为1000KN,远小于长芯劲性复合桩的承载力试验标准值。据此可得出,长芯劲性复合桩的承载性能远优于静压管桩的承载性能。(5)对长芯劲性复合桩复合地基的竖向承载特性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经过与场地中长芯劲性复合桩静载试验同条件下的沉降变形特征分析,三根复合桩的模拟计算值比静载试验值分别大12.21%、5.57%、6.55%,与静载试验值相比,有限元模拟计算值的最大沉降差均处于正常误差范围内,有限元模型可以合理模拟复合桩的竖向受力过程。
其他文献
城市空间扩张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日渐成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研究热点。而中国幅员辽阔,城市空间扩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等级性,其中山地地形分布广泛,且山区由于其地形复杂,城市发展较平原城市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步入中后期,如何合理高效地推进我国山区城市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典型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基于遥感解译数据、数字高程
我国国土辽阔,湿地面积在世界上处于前列。辽河河口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芦苇滨海湿地,有着亚洲第一大芦苇荡的称号。河口处生长的大面积翅碱蓬在潮水褪去后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红海滩”。近些年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气候变化,湿地内的芦苇与翅碱蓬面积受到较大影响。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维持“红海滩”这一自然景观,对辽河河口湿地变化进行遥感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对辽河河口湿地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方法进行地物提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空气污染正在加重,空气质量的恶化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长期吸入空气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利用现有科学方法对空气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与预测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空气具有空间扩散性,目标站点的空气质量易受到相邻站点的影响,现有研究往往基于时序的方法进行预测建模,未能有效利用空气质量数据中的时空特征进行预测,
桥梁自动检测与识别能够精准定位桥梁目标,也能为地理数据库更新提供依据。因而在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国家发展和军事活动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HSRRSIs)中包含地物信息丰富,能够直观反应目标形状、纹理等信息,是桥梁检测理想数据源。传统桥梁检测方法依赖于人工设计特征和模板匹配技术,易受HSR
由于具有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锚固效果好等特点,预应力锚索在各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所处环境存在干湿交替、酸碱强度变化大,岩土体矿物成分、化学性质种类繁多,杂散电流不稳定等因素,边坡预应力锚索常常发生腐蚀现象,腐蚀往往直接导致了锚索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锚索的长期性能。为此设计了腐蚀环境PH值为3、5、7、9、11的锚索腐蚀试验,通过锚索预应力测试、锚索腐蚀损失计量、腐蚀产物分析和腐蚀锚
星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作为新型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因其运行轨道高、观测范围大,在大区域地表三维信息获取和森林参数定量反演上具有独特的优势。ICESat-2(Ice,Cloud,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是美国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用地愈发紧缺,我国大量城市的工程建设也不得不向着山地沟谷区域迁移。而山地沟谷场地的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并且要将其开发利用就会伴随大量挖填方工作,也会加剧诱发产生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建设工作正常进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类型山地沟谷场地的稳定性研究对于现实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大渔村“绿地滇池国际健康示范城1-1期绿谷地质灾害治理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基建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城市的备用建设用地日益减少,地表上的空间利用接近饱和,再想对其进行开发的难度日益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城市中高层甚至是超高层的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而基坑开挖作为大部分建筑必须要有的步骤,在近十年来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桩锚支护而言,其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已经得到众多实际工程的验证,而在岩溶区采用该方法对邻近双基坑进行
区域性分布的泥质粉砂岩粗粒土在路基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泥质粉砂岩粗粒土填方路堤开裂、稳定性不佳及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一直是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大量路面结构问题随之而来,这严重的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因此,红层地区软岩填料能否更加高效的运用于路基工程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对泥质粉砂岩粗粒土的加固处理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潭衡高速公路加筋泥质粉砂粗粒土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室外原位试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节理构造较为发育的较破碎岩体中进行隧道施工时,往往存在着诸多围岩掉块甚至失稳垮塌等重难点问题,且失稳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因此,对节理切割破坏严重的隧道围岩进行稳定性分析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施工意义。本文结合昭通梨园隧道施工工程,首先采用多种方法对参数进行选取;以离散元数值分析为主要模拟方法对节理围岩进行模拟分析其稳定性;最后结合实际位移测量值,检验离散元数值模拟计算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