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去言说——《苏菲的选择》中的语言和现实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斯泰伦被公认为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苏菲的选择》更被视为“大屠杀”文学的扛鼎之作,并荣获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重述了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事件,运用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立足于现实进行言说。本文主要从斯泰伦独特的叙事策略出发,探讨作者如何利用叙事策略再现大屠杀这一无法言说的过去,从而揭示其眼中语言和现实的关系。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概括了小说《苏菲的选择》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问题,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首先辨析了历史和过去的两种内涵;然后论述了不同流派学者对历史本质的不同认识,回顾了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学界对历史的再现功能所进行的质疑。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斯泰伦再现过去的方式。第一,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首先通过并置苏菲在奥斯维辛和随后美国的生活以重新认识和解读大屠杀事件;其次通过将历史虚构化、将小说历史化,为读者架起了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进而立足于现实,言说历史,让历史说话。第二,本文分析了小说的不可靠叙事:首先小说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展示了纳粹大屠杀事件叙述的不可靠性;其次通过分析隐含作者的可靠性,与苏菲叙事的不可靠性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其不可靠叙事者身份;最后探究了小说不可靠叙事的意义,认为通过不可靠叙事使读者不再关注于大屠杀事件具体细节,而是带给读者更多关于善恶的思考。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指出虽然斯泰伦意识到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但是他相信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因此他通过运用时空交错及不可靠叙事等叙事策略让过去得以言说。通过采用独特的叙事策略,他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奥斯维辛,引导读者从理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大屠杀事件。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英语电影被引入中
多丽丝·莱辛,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杰出的女作家。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是莱辛的代表作,这部鸿篇巨制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议后最终被普遍认为是
我在布拉格悄悄地放了一个愿望,  城堡中,我看到了白色的圣诞树,  闪耀着层层光芒,  我找啊找,找不到任何方向,  雪花飞过来戏闹,  星星不停地闪耀,  我问,圣诞爷爷你准备的礼物有多少?  他淡淡地冲我微笑,  说,你要学会寻找。
期刊
本文研究会话中威胁面子言语行为的补救。基于语料进一步分析Spencer-Oatey对面子威胁言语行为的分类:素质面子威胁和身份面子威胁。通过对日常生活、电视节目及影视剧中的会
本文主要研究图式理论应用于师范大学和学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作者结合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教学试验。   阅读是一个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