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等,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地临床依据。方法:1、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包括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方法、结局指标等。2、通过制定严格的检索策略,全面系统地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骨科杂志等。选择研究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髋动力螺钉系统、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根据Cochrane推荐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已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4、对纳入的临床研究的数据进行提取,采用Revman 5.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有901名患者,405名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有213名患者采用了DHS固定系统,205名患者采用了PFNA固定。关节置换和内固定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死亡率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关节置换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内固定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5.36;95%CI:-9.82,-0.91;P=0.02);关节置换组患者平均负重下地时间较内固定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33.99;95%CI:-47.30,-20.68;P<0.0001);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内固定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1,0.93;P=0.03);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内植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内固定组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10,0.56;P=0.001);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内固定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1.78;95%CI:1.10,2.88;P=0.02);关节置换组较DHS组术后Harris评分高(WMD=14.47;95%CI:4.50,24.44;P=0.004)。结论:与DHS、PFNA等内固定方式相比,关节置换不能改善术中出血量、术后死亡率;但是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置换可以考虑作为首选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