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在全球其发病率位列第七位,死亡率位列第六位,由于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且侵袭能力较强,临床首诊患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临床通常对可切除食管癌首选手术方式,但近年来新辅助放化疗的出现为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肿瘤切除率提供了较好的改善,因患者个体化差异原因,不同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术前寻求一种无创性影像学评估手段对个体化精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是通过分离血管和组织中水分子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用来反映肿瘤内部灌注情况,对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可以进行微观监测,并对治疗后的病理学指标进行预测,进一步帮助临床制定或改变治疗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IVIM参数值在预测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病理学指标的应用研究。第一部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预测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参数值在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经胃镜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在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行食管癌常规平扫序列及IVIM序列扫描,并获得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组织扩散系数(D)、血管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的测量值。所有患者均在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手术切除肿瘤,标本根据病理肿瘤退缩分级(TRG)分为1-5级,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前后、不同疗效间及不同肿瘤病理消退等级间的ADC、D、D*、f值和变化值的差异,并分析有意义的参数值与肿瘤病理消退等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参数的诊断性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截断值、敏感度及特异度。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1例放化疗前后食管癌患者IVIM各参数值中,ADC值及D值在放化疗后较前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组较no-pCR组以及GR组较no-GR组相比,各参数值中新辅助放化疗前ADC值、D值、新辅助放化疗后D值及△D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TRG各级参数值中仅新辅助放化疗后D值呈负相关,其相关性系数为0.532(P<0.05);新辅助放化疗前ADC值、D值、新辅助放化疗后D值及AD值诊断pCR与no-p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731、0.777和0.856,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4.5%和80.0%、45.2%和90.0%、70.0%和80.6%以及60.0%和100%;新辅助放化疗前ADC值、D值、新辅助放化疗后D值以及△D值诊断GR与no-G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730、0.838和0.866,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5%和62.5%、76.5%和62.5%、75.0%和 88.2%以及 66.7%和 94.1%。结论: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部分参数值可以用来预测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其中新辅助放化疗后的△D值最有价值。第二部分食管癌IVIM多参数值与病理免疫组化指标VEGF和MVD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食管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多参数值与病理免疫组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3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由胃镜证实并且行3.0TMR食管癌常规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病理标本染色后获取VEGF及MVD,同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VIM各参数值与免疫组化指标VEGF和MVD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IVIM参数值ADC、D、D*及f值分别为(1.562±0.379)×10-3mm2/s、(0.942±0.285)×10-3mm2/s、(20.394±9.686)×10-3mm2/s 和(0.505±0.109),VEGF 和 MVD 测量值分别为(5.556±0.695)和(37.389±22.360)。其中 D*值与VEGF呈正相关(r=0.335,P<0.05),ADC值、D值及f值与VEGF无相关性(P>0.05)。D*值及 f 值与 MVD 呈正相关(r=0.374,P<0.05;r=0.387,P<0.05),ADC值及D值与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IVIM定量参数D*、f与VEGF和MVD呈正相关,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定量参数D*及f可间接反映食管癌血管生成情况,可以作为食管癌术前无创性预测VEGF及MVD的影像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