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Z文主要应用了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模型和委托—代理理论围绕有关中国的银行监管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分析了巴塞尔新协议对中国银行监管提出的新的要求,最后总结了完善中国银行监管的几个措施.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是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首先论述了经济学中的三种主要管制理论:社会利益论、追逐论和管制新论,并主要针对社会利益论中的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市场不对称分析了金融业的情况.接着论述了建立在正统经济学上的金融市场失灵论、金融社会崩溃市场论和建立在政治经济学上面的银行监管理论,即政府掠夺论和多元利益论.最后介绍了第三章中所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即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模型和委托—代理理论对银行业的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银行监管的发展变革历程和现状.银行监管的回顾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一直到2003年银行业监管委员会诞生,其间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法规和格局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银行监管的现状则从中国银行监管的目标、原则、法律法规、内容和方式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则是运用博弈模型分别对银行监管内容中的三个主要部分:市场进入、业务运营和市场退出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用来分析银行监管实施中的效率损失,包括:监管者"偷工减料",被被监管者"俘获",监管者以权谋私.第四章通过新旧巴塞尔协议的对比找出了外部条件对中国银行监管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旧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使资本水平能够更真实地反映银行风险,更强调监管当局的准确评估和及时干预,更强调银行资本管理的透明度和市场约束.而针对这种改变,中国面临的是着手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信用风险管理转向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明确监管的重点;规范、强化信息披露.第五章是结论部分,从外部条件、监管机制和构建金融监管网三个方面简述了完善中国银行监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