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制度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还维护了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秩序,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衡量指标。专利制度的直接产出是技术,其地位对于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完善而有效的专利制度即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而如何构建完善而有效的专利制度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以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国内外对专利制度对产业经济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与现状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专利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机理模型。并结合江苏省专利制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情况,将专利制度划分为专利申请制度、应用制度和保护制度三大一级指标,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专利代理机构数、专利代理人数、省级知识产权培训期数、参加培训人数、由公安机关知识产权结案率、法院知识产权结案率和行政机构结案率得出的保护平均数等二级指标,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回归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江苏省专利制度是否影响、如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影响大小的确切证据。 研究表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专利代理机构数、专利代理人数、省级知识产权培训期数、参与培训人数、三部门保护平均数等因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呈正向相关关系。因此,为了建立完善的专利制度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要从三方面着手。(1)专利申请方面:鼓励创新,提升专利授权量和质量;增加R&D研发经费支出;优化专利申请主体,提升企业尤其是国企的申请比重;平衡全省发展。(2)专利应用方面:增加省级知识产权培训期数,要求更多的专利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加大专利意识培养力度;大力发挥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功能。(3)专利保护方面:完善专利保护法律体系;增加专利保护经费,法院、公安机关、行政机构三方联手,形成严密的保护体系。江苏省的创新能力虽落后于上海、北京、广东,但在全国仍处于前列,专利制度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希望通过对江苏省数据的分析,对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