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内容也随之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突出基本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任务,以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执行这些任务的主要力量是全科医生。因此,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质量与全科医生队伍质量密切相关。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日益受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有关全科医生综合素质方面研究已陆续有较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有关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和转岗培训效果方面研究,侧重于对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培训效果等的分析研究。第二类,是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绩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数量、服务的质量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三类,属于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反映的仅仅是这一阶段培训要求的研究。但是,对于有关全科医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很少,至今没有全面、综合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方案。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增强基层卫生的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为居民提供便捷、可及性好、服务能力强的卫生服务,政府出台了多个有关支持基层卫生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软硬件投入和建设。但是,一方面,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队伍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差距,对全科医生的工作要求和服务效果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全科医生职能的界定,尽管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有关的支持基层卫生服务的政策,各地赋于全科医生实际工作职责也不尽相同,对全科医生能力要求并不统一,因此,至今尚无普遍适用于各地区、专门衡量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办法,也尚无适用于某地区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本研究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开展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基于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趋势的政策分析,二是基于文献调研和多学科视角的理论分析,三是基于广西基层医疗卫生状况调查的实证分析。同时,在深入分析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全科医生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第三章广西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调查研究,第四章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第六章全文总结。研究目的本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旨在以广西为研究现场,通过对广西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的、深入的、多元的、多形式的调查,获取可靠的、丰富的、全面的结果,构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广西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评价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借鉴价值。研究目的:(1)分析广西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状况;(2)构建专门针对广西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3)评价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现状,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4)提出加强广西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全科医生定义为接受过各种形式的全科医学培训学习(包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在岗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获得政府认可的培训证书并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以下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生。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政策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三者的结合。1.研究现场与样本(1)研究现场本研究现场是根据2009年广西经济发展状况,将广西14个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本研究选取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经济状况的南宁市、桂林市、玉林市等三个城市作为研究现场。(2)研究样本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研究现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作为研究样本群体。在研究广西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状况时,随机抽取研究现场总共为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1个乡镇卫生院的102名全科医生作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时,随机抽取研究现场共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个乡镇卫生院共57名全科医生为研究样本。(3)专家遴选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遴选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熟悉、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就职于广西南宁市卫生行政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各级医疗机构等有关专家50名。2.研究内容和工具(1)有关全科医生和综合素质的理论研究。运用文献法研究全科医生发生发展和综合素质现状理论。(2)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广西基层医疗机构的102名全科医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全科医生对其岗位综合素质需求的认识。(3)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创。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初步创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4)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采取专家咨询法和相关矩阵分析法,对初创指标进行筛选和优选,确定各级各个指标的权重。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5)确定指标测量标准。采用文献法结合工作实际,对指标做进一步说明,确定其测量标准。(6)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广西基层医疗机构的57名全科医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改革建议。3.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样本是全科医生和专家,由于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较强的理解能力,我们采取的是自行填写调查表方式,回收经审核有效后进行录入。4.质量控制本研究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讲解,问卷材料附上重要参考资料,收集的信息双人数据录入等措施对调查质量进行控制。5.分析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EXCEL2007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于2011年4月12日至2012年3月28日期间收集完成。1.102名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发放调查问卷102份,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98%,有效率100%。回收100份资料中,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名,占60%,乡镇卫生院40名,占40%;年龄在20-30岁之间占22%,在31-40岁之间占50%,在41-50岁之间占18%,在51岁以上的占10%;工龄≥20年的占8%,工龄16-20年的占16%,工龄11-15年的占24%,工龄5-10年的占40%,工龄<5年的占12%;本科占8%、大专占73%,中专占19%;高级职称人员占8%,中级职称人员占30%,初级职称人员占62%。2.100名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认识调查情况在调查的54项构成要素中,有9项要素存在不同的意见分歧,认为不属于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范畴或认为不需要,其余的45项要素被100%的调查样本认为是全科医生需要的综合素质。针对有20%以上调查样本有意见分歧的四个方面,即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方面、卫生系统相关法学知识等,继续将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全科医生对要素赞同率越高。除对卫生系统相关法律知识这项要素认识一致外,其他三项要素表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赞同率比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赞同率高。3.构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情况研究共对50名专家进行了两轮的专家咨询,然后遴选权威系数排名前20名专家进行指标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的评分,计算出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三轮的咨询表,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总共有58人次提出修改建议,占总人次的58%。50名专家来自各相关利益方的代表,包括高等医学院校教师10名,卫生行政管理人员10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院长10名,三级医院临床专科医生5名,二级医院临床专科医生5名,基层全科医生10名。专家中研究生学历占42%,高级职称占54%,全科医生占40%,专科医生站20%,咨询内容较熟悉以上者占64%。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在0.54-0.90之间,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共提出的建议共27项,其中删除二级指标1项,删除三级指标18项,增加三级指标3项,修改三级指标5项。最终将初构的包括态度、知识和技能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修改为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的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中,以技能权重最高,二级指标权重排名前三位的指标是全科医疗技能、职业道德和行为伦理、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4.57名在职基层全科医生自评检验情况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57名在职的基层全科医生进行检验,寄发调查问卷57份,回收50份,回收率88%,有效率100%。回收50份的总平均分为69.22分,一级指标的态度、知识、技能三项,自评得分分别为:77.72分、66.86分、63.09分,以态度得分最高,以技能得分最低。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调查样本,其评价结果比较P<0.001,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即越是高学历、高职称、高年限,自评得分越高。结论1.本文构建的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的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2.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全科医疗技能是全科医生执业之本,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是全科医生执业的关键,职业道德和行为伦理是全科医生执业保证。3.评价体系说明全科医生职责不仅要承担防、治、疗等的全程化服务,还要承担教、研、管等的立体式职责。4.针对目前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现状提出优化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建议(1)大力培养基层全科医学人才;(2)优化基层全科医学课程体系;(3)强化基层全科医生实践教学,重点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4)正确定位全科医生职责;(5)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等;(6)逐步落实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本文主要特点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广西属于首创,填补区内的空白,有向区外推广应用价值。并且具有以下三个“三结合”的特点: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分析的“三结合”在政策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客观性的评价体系。具体言之,即是对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对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任务和全科医生现状的实证分析,采用医学与“照顾医学”、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理论分析。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操作方法的“三结合”通过对专家问卷和专家咨询、对基层卫生部门全科医生问卷调查和评价体系试评、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三者相结合,提高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具体言之,借鉴Bloom教育目标分类技术,编制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调查量表,从全科医生调查中得到赞同,后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遴选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再应用到全科医生中试评价,了解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现状。3.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功能设定的“三结合”形成具有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借鉴功能三者相结合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扩大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提高评价体系的应用效益和效果。三个功能即为,一是卫生部门对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社会评价功能,二是全科医生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诊断导向功能,三是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参考借鉴功能。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产业的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也在日益增长。在如此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中立足,就必须要重视起项目工程的质量
目的 评价在不同呼吸系统力学特性条件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急性呼吸衰竭 (ARF)患者中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适航符合性验证是民用飞机研制的特点,符合性是验证的目的,验证方法是确定验证对象是否具有符合性时所用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10种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以及对符合性验证方法的
随着通信卫星的不断发展,对通信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线的尺寸也越来越大。由于运载火箭整流罩的容积的限制,许多天线结构只能采用可伸缩的结构形式,目前大型可伸缩杆状结构
经前期综合征多与肝有关。肝郁气滞化火。肝郁则脾虚,脾虚生湿,湿热相合,肝经循行绕阴器,湿热下注所致。龙胆泻肝汤上可清肝胆实火,下可利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在经前综合征
目的观察妇科传统方药对带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等)加减治疗带下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止带之功。
党建工作是企业的根本,在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持
目的探讨高效on-line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80例M
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四化同步"、城乡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具体情况,分析了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中
优先权制度最早起源于罗马法,法国法、日本法承继并将优先权制度发扬光大,但以立法严谨著称的德国民法典却将优先权制度拒之门外.中国也在很早有了优先权,但在现代立法中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