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指标。生产加工环节是改变食品形态功能、提升食品价值、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尤显重要,我国食品工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规模化生产加工和小作坊生产加工模式仍然并存。食品小作坊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传承区域民族特色食品和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载体,同时存在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质量品控环节缺失等缺陷,成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的重灾区。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同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因素决定了广州市在食品小作坊加工生产监管方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因此,加强广州市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监管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确定研究主题及论文框架;第二部分进行小作坊监管相关概述,对小作坊、食品安全、食品监管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了广州市政府食品监管政策措施,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食品小作坊监管的相关措施;第三部分分析了广州市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监管的存在问题和原因,并结合以小作坊生产模式为主的河粉产业和黑作坊引发的“毒牛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第四部分为广州市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监管的对策,主要针对第三部分中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措施建议,为破解“小作坊”生产加工监管“大难题”献计献策。研究发现,广州市食品小作坊具有加工场所隐蔽且流动性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易微生物超标、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易造成恶劣影响等特征,其监管存在主要问题为:监管机制能力与监管要求之间存在偏差,小作坊升级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不完善,防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对策如下:食品监管权力下沉,发挥乡镇一级对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监管的区域优势和积极性;完善小作坊转轨升级企业的市场准入审查制度,增加对包括企业法人代表、质量负责人在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考试测评,并对检验员进行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上网备案;发挥第三方协会作用,整合力量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小组作坊内部的互相监督;通过加强小作坊信用体系建设、各行政监管部门数据库共享等措施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从应对理念、应对方式、违法整治和风险预警等方面建立防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于未然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