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上针对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血清标志物主要是CA153、CEA、CA125等,但在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实际临床检测当中,发现基于这些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所呈现出的肿瘤阳性检出率以及特异性并不理想,用于肿瘤诊断的价值有限。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可通量化地筛选与鉴定血清中与妇科肿瘤疾病相关的糖蛋白的研究策略,为肿瘤的诊断标志物以及肿瘤形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针对岩藻糖、唾液酸、甘露糖、N-乙酰半乳糖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等5种常见的聚糖结构类型,本研究共选用了15种凝集素(AAL、LCA、MALⅡ、SNA、ConA、WGA、DBA、SBA、PNA、VVL、DSL、SJA、UEAⅠ、GSLⅡ、LEL)并制成凝集素芯片,通过对标记的123例(健康对照组49例、乳腺癌组31例、宫颈癌组24例、卵巢癌组19例)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获得全部血清样本的聚糖结构信息。经过与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筛选出一些在肿瘤样本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聚糖结构信息,其中响应信号较强的有:SNA(唾液酸)>ConA(甘露糖)>LCA(甘露糖)>UEA I(岩藻糖),本研究最终选用检测信号最强的SNA凝集素来富集血清样本中的唾液酸化蛋白,并用于后续唾液酸化蛋白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考虑到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存在会对低丰度蛋白的质谱鉴定与定量检测产生严重干扰,在本研究中我们采取了先选择性地去除血清样本中两种高丰度蛋白IgG和白蛋白,再用SNA凝集素来选择性地富集唾液酸化糖蛋白,最后联合iTRAQ定量标记、HPLC预分离和Nano LC-MS/MS色谱及串联质谱等技术实现对蛋白定量分析与鉴定的研究策略,通过对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和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中的唾液酸化蛋白质组的定量检测分析,共鉴定到169个蛋白质。通过与已有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可以看出本研究鉴定出的差异表达蛋白基本都是正确的,这进一步地验证了本研究所建立的用于筛选疾病组血清糖蛋白标志物的研究策略是可行的。通过与健康对照组样本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在乳腺癌组发现30个差异表达蛋白、宫颈癌组发现22个差异表达蛋白、卵巢癌组发现30个差异蛋白。而且在不同疾病组间,这些差异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既有着相同的表达规律,又存在着疾病特异性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求肿瘤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筛选具有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