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野中的冰心小说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学术界对于冰心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层面,相对而言,其小说所表现出的“形式革命”却很少入文学评论家之法眼。换言之,学术界对冰心小说叙事的独特性还缺乏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冰心小说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深入理解其审美范式,凸现其叙事的实验意义,从而进一步彰显冰心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第一章对冰心小说叙事谋略的分析是在冰心小说和叙事学方法之间建立必要的连接,并在这种连接基础上探讨研究对象的艺术特点。首先探讨带有冰心独特体悟和点化的意象叙事,指出传统叙事意象的运用加强了冰心叙事作品的诗化程度和审美浓度,凝聚着基督教文化因子的神话意象经过重复运用被哲理化,在其小说叙事中具有强调和象征意味,使其叙事意象出现了新的文化元素,从而改变了中国小说的传统意象格局,直接影响了其作品内容之“情”、作品情调之“味”和作品形式之“美”。其次论述了冰心以其散文化叙事方法深刻化解了故事情节,以单线的形式按照人物的情绪流动为线索,使情节的碎片散落在抒情、写景、说理中。其书简结构、短截生活片段结构小说从结构层面、功能层面使小说叙事散文化,“情绪线”取代“情节线”而成为新的结构中心。最后指出由于作者在作品中角色化,作者的真实生活经历被投射到叙述者细微的思想流程之中,作者、叙述者和小说中的人物三者之间的重叠、交叉,使叙事作品中蕴含着作家丰富的心灵密码,读者透过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成为可能。在众多的五四小说家中,冰心独特的小说叙事包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与实验意义。第二章是论文的重点,讨论的是冰心小说的叙事模式。其一指出冰心以带有浓郁的抒情特色的心理结构方式和趋向诗化的情调结构方式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方式进行了反拨,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但因其对“意旨”和“情趣”的过分关注,而减弱了其小说的艺术魅力,使其小说缺乏固有的文体特征,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其二主要从时间频率(重复)和时序变形(倒叙、预叙)两个方面分析了冰心对叙事时间处理的特点,认为冰心更倾向于表达主观情感的心理时间,而对传统叙事时间则有所超越。其三借助于陈平原的小说视角理论分析了冰心小说从早期的全知叙事到对限制叙事和纯客观叙事的视角选择,重点论述了作者对第一人称叙事(主角、配角)的成功运用,以及纯客观叙事的不成熟。本章较详尽地探讨了冰心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方面的独特性,这一部分是以往研究者所未曾系统关注的。第三章论述了冰心小说叙事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基督教文化的熏染,使冰心更青睐于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元素,影响了其小说的话语形式。第二,传统文化的浸润,使冰心不自觉地把诗词渗入小说,以诗的笔法改造小说。第三,“向内转”文学潮流的影响,使冰心小说趋向心理化、情绪化,情节淡化。冰心小说的叙事特征表明,作为五四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冰心小说的价值绝不止是“问题小说”的开创,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这种探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两种加料方式,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有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功能单体的乳液,添加己二酰肼(ADH),制成核壳结构乳液,这种乳液为淡蓝色的单组分室温可固化聚
<正>市民修身行动是十三五期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我区把市民修身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推出"美在静安,你我同行"系列活动,引
张洁的长篇小说《无字》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作者倾尽了全部心血,在小说中思考了人与人、人与历史的关系,阐释了生存与苦难、爱与恨的必然的扭结交错,追问了人类生存的意
晚唐尤其唐末的艳诗写作风潮是唐代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唐末韩偓以其《香奁集》而在文学史上留名。韩偓和他的诗歌一直存在着争议,疑惑和曲解的现象且位忠臣,被《四库
介绍了精煤压滤机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精煤压滤机系统在生产中出现的精煤压滤机给料筒溅料、滤饼粒度较大、刮板机机尾积聚物料及水、电磁气动阀失灵、压滤机给料桶泡沫溢出等
<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智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历史也总是赋予不同时代的青年以不同的历史使命。就中国青年来说,七十年前
忏悔意识根源于基督教文化的“原罪”理论。忏悔是一种道德自觉,灵魂自律,良心发现;更是一种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形而上的追求。在文化转折之际,中国现代作家形成了浓郁的忏悔意
南宋袁采基层为官的充分历练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的丰富来源,在其以"训俗"为目的的传世代表作《世范》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书从地方治理的主要议题入手,综合运用理学义理
通过社交媒体发展迅速的现象,我们意识到社交媒体对新闻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新闻传播理念的改变、新闻生产流程的重构、新闻生产部门的变化三个部分,分析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