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易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学术考据盛行,尤以乾嘉学派为代表,以训诂之法对儒家经典进行整理和研究,于易学亦然如此。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过程正逐步深入,西方科学尤其是数学的传入已深入当时学人之中。焦循作为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在沿袭前人治易方法的同时,总结运用数学中的相关原理,融数入易。焦循对易学的研究始于其父提出的“辞之同处”问题。焦循以此问题为切入点,将《易经》中的名辞归纳分类,认为这些名辞如同数学中的甲乙丙丁等符号一样,具有象征性,而易学研究需要透过这些符号,发掘《易经》中的内在含义。为此,焦循作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从考据学的角度,以假借与转注的训诂之法引申名辞的表征义。这样就扩大了名辞作为符号所关联各卦之间的范围,是更多的卦爻之间有了错综复杂的联系。另一方面,焦循创造了解《易》的三大原则,分别为旁通、相错、时行。其旁通之学主要言升降之法,相错之学主要言比例之义,时行之学主要言变化之道。此三种体例是为了寻求名辞的行动路径。最后,焦循运用“齐同”、“比例”等数学原理,补充其解《易》的方法。焦循将卦爻名辞与数学符号相联系,由此以数学运算附会于卦爻的变动。焦循进一步为其解《易》之法找寻理论上的依据。焦循提出了“性灵”的经学研究方法。研究经学要求“性灵”,他所谓的“性灵”即是取百家学说,但不囿于他人之说,发挥自己的见解,以表达自己之思想。即其所说“博览众说而自得其性灵”。在以数学之法解《易》的过程中,焦循将算法简单化,去繁取精,只留加减乘除四者,以达其用。数学之理本“自然”,故焦循可将多种题目归类为一,并将数学之“法”推用于经学研究之“法”。为了使卦爻的变动有义理可循,焦循又补充了当位失道原则,当位失道说旨在通过变通的行动法则,示人吉凶,对行动之后的卦爻进行了价值判断。不管是旁通、相错、时行,还是齐同、比例,最终变化皆归于一处,即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此即当位之说,不当位则为失道。这是焦循将卦变学说演进为道德学说的重要步骤。焦循易学研究的最终指向归于“道德理义”,其易学思想乃是一道德哲学。焦循于易学最重视“变通”概念,他所说的“变通”指人与客观环境的互动,人主动的调整其自身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与社会的要求,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焦循又强调一贯之道,为达到一贯之道,焦循试图以“文”和“礼”教化、约束人。“文”可以使人博学,破除执一异端。只有人人以“文”、“礼”自持,才能使“性”与“命”统一于“道”之下,以达到一贯之道。焦循又确立了《周易》乃是圣人教人迁善改过之书,在此,焦循首先论述了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够受教而向善。而后焦循把《易经》是为教人向善之书,文王、周公、孔子做辞皆是为了使易得以流传。由此可知,焦循由人性出发,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依易以教人,阐明“迁善改过”之理,这是一种圣人哲学。
其他文献
由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中国税务报社联合举办的"2014年世界税收十件大事"评选,撷取了2014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税收热点事件,为广大读者了解
期刊
<正>(接上期)(三)美国CFC制度美国在1962年引入了CFC制度,是第一个制定CFC制度的国家。1其目的在于限制某些被动收入或具有高度流动性收入的递延纳税,这类收入包括集团内股息
作为改造教师主观世界的活动,教师学习的实质是教师内在的思想、能力和情感的变化。建构主义教师学习是教师以主动发现和探究的态度与过程,在拓展和提升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文化是人民的血脉,民族的精神家园。山西省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也是知名的文化资源大省。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山西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今日山西培育和弘扬社
中学班主任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既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承担着传播知识的责任,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协调学校、家长和科任教师以及其它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从认知行为失调的视角研究女性体重控制问题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缺乏有效的理论模型,无法全面、系统、结构化地对这一主题进行深
修改后刑诉法首次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作出规定。由于法条制定上的不完善,其具现实重大意义的背后也带来了新的适用问题和争议。最高检新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应届生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证考试,具有诸多的优势,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重视应届生参加护士执业证考试,引导学生备考,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学生参加执业护士考试的通过率
为降低丁醇发酵的生产成本,以工业废弃物小麦淀粉废水为辅料,在分析废水组成的基础之上补加适当营养成分发酵生产丁醇。选取对丁醇发酵影响最大的木薯浓度、N源种类、N源浓度
<正> 运动员的膳食与热量消耗的报导资料在国内不多、我们于1959年12月开始在本省体育学院作了运动员的全年膳食和热量消耗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运动员目前膳食的供给及能量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