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商事交易活动中,股权代持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交易现象,因其具备隐蔽性和灵活性,受到了欲投资但又因种种原因不便显名者的普遍欢迎。但随着股权代持纠纷案件的频繁发生,逐渐凸显出我国股权代持制度的不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存在的股权代持纠纷,比如股权代持的法律界定,只有准确界定股权代持,才能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代持纠纷;又比如股权代持协议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效的,名义股东名下的股权应当如何处置?实际投资人的权益应当如何保障?我国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本文通过引入股权代持纠纷案例,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案例中涉及的股权代持问题以及不同法院作出的判决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揭示我国股权代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股权代持进行相关法律思考,以期促进我国股权代持制度的完善。本文的正文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意义;第二章是案件基本事实及争议焦点,主要介绍了案件的基本事实、不同法院的裁判结果以及案件的争议焦点;第三章是对本案争议焦点进行评析,结合股权代持的基础理论、股权代持的原因及法律效果,分别对该案一审、二审及再审裁判结果进行评析;第四章是案件引发的相关法律思考,分别从完善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的立法、构建股权代持协议制度、加强隐名股东证据意识、构建代持股权质押制度、完善出资人显名制度五方面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