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流动妇女家庭关系的矛盾体验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中国家庭面临着城乡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多元化发展,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秩序不断调整等新变化。已婚流动妇女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纽带,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家庭关系的变化及其走向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往研究中,团结或者冲突的二元对立视角已经无法解释现代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以矛盾情感理论为基础,透过“矛盾”视角对已婚流动妇女的家庭关系进行探析,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个体与结构对其关系的影响。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采访了14位来自河南,居住在上海的已婚流动妇女。分别访谈了她们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关系、娘家关系、婆家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体验、形成原因及其互动策略。并对矛盾体验进行归类,最后找出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意义系统,确定了各个关系的矛盾主题。本研究的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已婚流动妇女的夫妻、娘家、婆家关系中均存在着矛盾体验,并且这些矛盾体验因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还带有“农村流动人口”、“女性性别角色”、“已婚”几个特性。第二,通过个体和结构正负效应的排列组合,家庭关系将会产生六种关系形态,矛盾形态不仅占据了较大比例,而且会因个体和结构正负因素的此消彼长向团结或者冲突形态转变。利用矛盾的可变性,可以通过对个体、结构中正负向影响因素的调试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第三,已婚流动妇女的夫妻关系、婆家关系、娘家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并且通过对夫妻关系的改善,可以实现对其他关系的协调。第四,已婚流动妇女在矛盾关系中的互动策略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忍”、“克己内省”、“调和折中”的深刻智慧,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中庸”的思想,但也压抑了个体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已婚流动妇女家庭关系的四个策略:第一,基于矛盾视角分析和理解家庭关系;第二,倡导家庭系统评估和介入的工作理念;第三,促进个体和社会角色期望的协调;第四,增强已婚流动妇女的社会支持。
其他文献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Pca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
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近几年来中职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情感教育价值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缓解学生的厌学心理,为培养中职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打下扎
基于目前中国隧道施工量不断增加,由此而来的对隧道施工专用工程机械的需求量的增加。应国内某公司需要,该文通过对工作装置、动力装置、行走装置的分析,设计了一种符合中国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健康人群Ne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114例延边地区健康人Nelin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的核苷酸序列。利
在本次大会上,最喜庆的时刻莫过于颁发“2010~2013年度行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奖牌和“2010~2013年度行业优秀工作者”荣誉证书.为表彰2010~2013年度中,在推进行业技术创新方面
五畜的五行属性的不同,使今人对其的理解形成了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理清其中的配属关系,所以试图从原始图腾着入,以祭祀为主线澄源清流,方明晓古人因取象不同,分五畜为四时
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新课标也对地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依据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