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是由多官能团的中心核出发,通过分枝单元的逐次构建得到的一类具有明确的三维结构的分子,具有许多与线性高分子不同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树枝化过程中形成的“活性末端基团”使得该化合物的分子量可控、支化程度可控,因而使其在末端官能团的设计和修饰上具有多功能性,可以在分子水平对其大小、形状和功能基团进行设计,通过端基官能团的表面修饰与改性,可以获得具有新功能的分子。树枝状表面活性剂与线型表面活性剂相比,不仅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同时这种树枝状的结构也赋予其更加优越的性能,使其在药物输送、油水分离、离子液体等众多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于多分枝状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应用领域,而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例如表面活性、临界聚集行为等的相关报道则很少。
本文采用发散法、以丙烯酸甲酯与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0.5~3.0代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 G-0.5~G-3.0),并以整代数的树状分子(G-1.O,G-2.0,G-3.0)为起始剂,通过改变起始剂的含量与代数、以及分子中环氧乙烷(EO)与环氧丙烷(PO)的质量比(EO/PO),合成了一系列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AMAMx-PPOm-PEOn(其中x、m和n分别代表分子中起始剂的含量、每个分枝中PO的分子个数及EO的分子个数),对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溶液微环境极性和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等进行研究,并且讨论了温度及无机盐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
所合成的G-0.5~G-3.0 PAMAM的分子量及结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与表征,证明合成的树枝状聚酰胺-胺与理论设计的分子具有相同的结构。核磁共振(1H NMR)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EO/PO与设计思路一致。起始剂PAMAM代数相同、分子中EO/PO相同的系列表面活性,随着起始剂含量的降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同时CMC逐渐减小,而浊点逐渐下降。以不同代数的PAMAM为起始剂,分子中起始剂含量相同,EO/PO相同的系列表面活性剂,随着起始剂代数的增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而其浊点逐渐降低。起始剂含量相同,分子中EO/PO不同的系列表面活性剂,随着分子中EO/PO的增大,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先增大而后又减小。起始剂含量为2.5wt%、分子中EO/PO为1:3的系列表面活性剂,在16.5~3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而CMC数值变化不大;质量浓度为1.0wt%的无机盐NaCl、NaBr及Na2SO4溶液,均对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影响不明显,不同的盐溶液中与水溶液中表面张力值几乎相同,三种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的CMC影响不大。
本文采用发散法、以丙烯酸甲酯与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0.5~3.0代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 G-0.5~G-3.0),并以整代数的树状分子(G-1.O,G-2.0,G-3.0)为起始剂,通过改变起始剂的含量与代数、以及分子中环氧乙烷(EO)与环氧丙烷(PO)的质量比(EO/PO),合成了一系列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AMAMx-PPOm-PEOn(其中x、m和n分别代表分子中起始剂的含量、每个分枝中PO的分子个数及EO的分子个数),对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溶液微环境极性和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等进行研究,并且讨论了温度及无机盐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
所合成的G-0.5~G-3.0 PAMAM的分子量及结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与表征,证明合成的树枝状聚酰胺-胺与理论设计的分子具有相同的结构。核磁共振(1H NMR)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EO/PO与设计思路一致。起始剂PAMAM代数相同、分子中EO/PO相同的系列表面活性,随着起始剂含量的降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同时CMC逐渐减小,而浊点逐渐下降。以不同代数的PAMAM为起始剂,分子中起始剂含量相同,EO/PO相同的系列表面活性剂,随着起始剂代数的增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而其浊点逐渐降低。起始剂含量相同,分子中EO/PO不同的系列表面活性剂,随着分子中EO/PO的增大,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先增大而后又减小。起始剂含量为2.5wt%、分子中EO/PO为1:3的系列表面活性剂,在16.5~3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而CMC数值变化不大;质量浓度为1.0wt%的无机盐NaCl、NaBr及Na2SO4溶液,均对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影响不明显,不同的盐溶液中与水溶液中表面张力值几乎相同,三种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的CMC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