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社会生产的落后,生产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走出经济匮乏的时代进入了经济过剩的时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物质的丰盛,人的消费欲望日益膨胀,消费成为社会的重心,生活的主题,消费——拥有——再消费——再拥有成为人们惯性的生活方式。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推波助澜下,人们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仰,蒙蔽了真实的需要和真正的幸福,人类面临着“物质丰富、精神贫困”这一更为严峻、更为紧迫的生存危机。由此,消费异化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消费本应是人们成就自身、完善人性、达至幸福的手段之一。然而消费异化僭越了人的合理需要,践踏了人的伦理道德,降低了人的精神境界,直接导致人们生活的迷茫和精神的困惑。笔者直视消费乃至人的精神层面出现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消费异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统领,借助审美教育的教化功能铺就审美救赎的现实路径。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在对消费进行哲学考察的基础上,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入手,揭示出消费异化的实质是消费的物欲化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对人的精神的蒙蔽,是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家园的失落。第二章分析了消费异化产生的背景,概括出“物欲消费、符号消费、奴役消费”消费异化的三大突出的表现,以及由消费异化现象带来的“自然生态的失衡、公平正义的失序、精神家园的失落”三大负面影响。第三章以消费异化的救赎为切入点,首先对消费异化的解救对策进行了整合,并揭示了消费与审美的内在关联,为消费异化的审美救赎做好了理论铺垫。第四章从审美教育的维度对消费异化的审美救赎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认为消费异化的深层危机是对人的否定和精神的障蔽,而审美的本质是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审美是笔者给消费异化开出的一剂良方。旨在打破“物质丰富、精神贫困”的现实困境,重建精神家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崇尚劳动创造,注重精神消费,弘扬真善美。以审美重构人生境界,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从而走出消费异化,走向审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