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类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双光子技术的发展,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工具。与传统的单光子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相比,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近红外激发、暗场成像、避免荧光漂白和光致毒、定靶激发、高横向分辨率与纵向分辨率、降低生物组织吸光系数及降低组织自发荧光干扰等。由于双光子吸收过程与两倍光子能量有关,激发只局限在共焦平面内的极小的区域内。因此近红外的激发光源能透过组织,进行深层成像。用于研究离子的含量及其对生理的影响、离子参与的生理活动机制、离子与分子的作用、特定分子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双光子荧光探针,是实现成像的关键。因此,在生命医学领域的成像中,发展高效的双光子荧光探针仍然迫切需要。本文基于ICT机理设计合成了苯乙烯类双光子锌离子比率荧光分子探针BZn和DZn。在BZn和DZn与锌离子作用过程中,锌离子的配位作用减弱了共轭氮原子对荧光团的供电能力,从而引起了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都蓝移。BZN-Zn的双光子活性吸收截面(Φδ)与传统的TSQ-Zn相比,增大了约18倍。同时BZn在HKE293细胞中实现了锌离子的比率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探针DZn能够专一识别锌离子,通过肉眼和荧光变化能够很好的区分镉离子。在830 nm处,DZn-Zn的双光子活性吸收截面(Φδ)为185 GM。与TSQ-Zn相比增大40倍。探针DZn是第一个能够区分锌离子与镉离子的双光子锌离子比率荧光探针,能够在120μm深度下,可视化HEK293活细胞和活体组织内源性锌离子的双光子比率荧光成像。设计合成了一个水溶性的铅离子双光子比率荧光分子探针DCN4。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加,导致在590 nm处出现新的发射峰并逐渐增强。在740 nm处,DCN4-Pb的双光子活性吸收截面(Φδ)为51 GM。探针DCN4是第一个双光子铅离子比率荧光探针。基于疏水作用设计合成了新的双光子蛋白荧光探针DCN2。DCN2与HSA作用后,荧光光谱蓝移73 nm,量子产率增大90倍。荧光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直到蛋白浓度为20μM(1320μg ml-1)。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后的HSA与DCN2染色,然后进行扫描成像分析,探针染色的过程仅需要30 min,而且,无论凝胶洗前和洗后的荧光成像都很好。DCN2-HSA的双光子活性吸收截面(Φδ)为85 GM在830 nm。能够利用双光子显微成像能够在180μm深度下,进行实现了HEK293活细胞和活体组织内蛋白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
其他文献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聚集而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学科,而新型大环主体化合物的合成和发现已经成为推动超分子化学向前发展的重
在现代建筑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出于美观、安全考虑,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框架-核心筒结构由外围稀柱构成框架、中间为筒体(比如电梯井)构成的结构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治疗老年肿瘤患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22例死亡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护理组患者均于围手术期给
脑疝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急症,病情来势凶险、变化快,病死率高,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我科对2007~2009年收治的37例重型颅脑损
目的探讨2010-2013年锦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锦州市2010-2013年常住人口死亡原因监测报告情况,通过死因软件和统计学软
随着微用户群体的日益壮大,互联网立法成为维护网络安全与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在知识侵权、隐私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重要方面,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互联网
由于多孔整体材料可以克服传统吸附剂材料在吸附结束后去除比较困难的缺点,以及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孔径大小及分布范围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型方法及工艺进行调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