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以来,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对过剩,对其自身的盈利能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借鉴相关文献,本文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流动性资产的相对过剩;通过最新的统计数据编制表格、图形等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存贷差和存贷比、超额准备金率等方面分析验证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分析工具,考察所选定的表示流动性过剩成因的指标,结果表明大规模的外汇占款和现金需求比率的降低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其次,从三个角度即经济增长水平、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来阐述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从完善商业银行外部经济环境和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两大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相关建议。总之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对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经济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