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歧视问题始终是各国的重要研究命题。常见的劳动力歧视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户籍歧视等等。而除此之外,劳动者容貌在劳动力市场、婚姻市场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劳动力歧视理论的发展历史,将注意力转移到最近逐步得到关注的劳动力市场外貌歧视,希望能够国内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生活中的外貌歧视研究提供量化补充。本文首先回顾了外貌歧视理论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早期研究,借由古希腊哲学、伦理学的解释,追溯了关于劳动者共同劳动、人格平等的思想来源。但尽管以往的学者认识到了劳动力市场上歧视的存在,无法量化依然让歧视理论蒙上一层模糊的面纱。随着贝克尔歧视经济学分析模型的建立,多种类型的歧视开始纳入经济学的版图。经济学家开始尝试解释这种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根源,寻求背后的作用机制,并且由此衍生出三种经典的理论:市场歧视的市场竞争理论,市场歧视的非竞争理论,以及统计性歧视理论。市场歧视的竞争理论,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贝克尔为代表,后由克鲁格、阿罗、卡恩进行了拓展和补充,该理论提出了雇主、雇员和消费者的歧视性偏好,成为自2010年后国内劳动力市场外貌歧视实证研究的经典分析框架。此后,劳动力歧视的非竞争理论得到发展,以埃奇沃思和福西特、伯格曼、德瑞格和皮埃尔、麦克纳、布莱克等学者为代表,提出了拥挤假说,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和搜寻成本歧视理论。最后,基于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菲尔普斯、埃格勒和克恩丰富和发展了统计性歧视理论。在以上文献的基础上,劳动经济学家开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度量外貌歧视是否存在,以及外貌歧视的大小。西方经济学的兴起较早,而国内的正式研究却从21世纪初开始(高文书,2009)。且研究并不丰富,仅仅围绕着劳动力市场单一的维度展开。但是外貌歧视不仅仅是在劳动力市场存在,在婚姻匹配、家庭生活中也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国内文献的研究仍不够丰富。因此,在梳理劳动力歧视理论发展史和外貌歧视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从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生活两个维度,对外貌歧视中国问题的探讨做出些许实证方面的补充。本文使用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2,分析了以身高为代理变量的外貌,是否影响了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使用OLS回归表明,身高与劳动者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身高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加明显。而针对个体的家庭生活层面,我们以家务承担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Tobit模型,发现身高与家务劳动承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外貌歧视也存在于家庭生活中,外形较好的个体更有可能从家庭生活中获得解放。综合来看,本文首先采用规范分析,进行了对西方劳动力歧视理论发展史的梳理和总结;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劳动力市场外貌歧视研究的不足,并且尝试着从实证的角度,做出一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