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颈脊柱姿势及预负荷史对颈椎间盘扭转强度的影响,明确颈椎间盘在极限扭矩作用后的形态学变化,为探讨颈椎间盘的损伤及相关颈椎间盘病变的发生机理,提供生物力学和形态学依据。 方法:选用10具新鲜成人尸体颈脊柱标本,解剖出C3、4、C5、6共20个运动单位(包括上下两个椎骨和椎间盘),切断棘上、棘间和黄韧带,切除相邻上下关节突,去除脊髓,保留完整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模拟颈脊柱两种姿势(中立位和屈蓝位)和两种预负荷状态(高度水化和脱水状态),施以扭转载荷,测量颈椎间盘的极限扭转强度。分离颈椎间盘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观察颈椎间盘的损伤情况。 结果:1.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 颈脊柱姿势及颈椎间盘水化程度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 颈脊柱姿势中立和屈曲位,对颈椎间盘扭转强度影响的单独效应如下:水化状态下,颈脊柱中立位时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比屈曲位时低(P<0.01);而脱水状态下,颈脊柱中立位时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高于屈曲位时(P<0.01)。 颈脊柱不同预负荷状态即颈椎间盘水化和脱水状态,对颈椎间盘扭转强度也有很大影响:中立位时,水化状态下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比脱水状态下低(P<0.01);屈曲位时,水化状态下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比脱水状态下低(P<0.01)。 2.颈椎间盘形态学改变 扭转实验后,肉眼可见全部标本试件发生较为明显的损伤,尤其是终板处发生明显骨折。 制备颈椎间盘正中矢状位组织学切片,显微镜观察可见正常颈椎间盘软骨板、纤维环及髓核构成,软骨板结构完整,与纤维环结合紧密,纤维环纤维排列紧密有序,髓核完整。受到极限扭矩作用后的颈椎间盘局部软骨板断裂,与纤维环部分脱离,纤维环出现多个较大裂隙,纤维有断裂,髓核较完整,无明显突出趋势。 结论:颈椎运动单位前/后角度变直时颈椎间盘扭转强度大,受到扭转暴力不易损伤。晨起劲椎间盘高度水化状态下受到扭转暴力时颈椎间盘更易损伤。颈椎间盘在受到扭转暴力作用后损伤以软骨终板和纤维环处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