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前身为京师高等实业学堂,1903年筹建,1904年9月开学。开办之初设立机械、电机、矿冶、应化4科。1907年正式开办本科。1912年,工学院将矿冶一科停办,并于1913年增设机织科。此后,工学院院名经历数次变更,于1929年6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西迁西安。抗日胜利后,工学院未能成功复校,而是继续留在西北地区为中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建立开创了北京地区高等工科教育的先河,西迁之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日后西北地区高等工科教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西部的战略性大开发储备了后续力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和科学技术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作者查阅了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等相关文献;考察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在北平和西安时期的遗址。在工科教育史及科技史的视角之下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对比、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筹建背景及概况、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成就及贡献和附属机关这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原貌,展示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所具备的特点。作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一、叙述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筹建背景及其概况,介绍了在中目甲午战争之后,国内开始提倡“实业救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国立北平大学上学院应运而生的过程,同时阐述了工学院初创之时的概况。二、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归纳与总结,论述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管理组织情况。介绍了工学院的行政管理组织和学生组织及学术团体。三、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整理对比,总结出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其特点,讨论了对当今相关问题的启示。并且介绍了工学院所用教材情况以及相应的津贴制度。四、介绍了工学院在油漆工业、酒精工业、造纸工业等领域内的成就。对工学院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讨了工学院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及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所做的贡献。五、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统计分析,介绍了工学院各系工厂的规模及其生产情况,展示了工学院图书馆的规模及藏书状况等。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工科教育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的工科院校,如,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等,推动着中国近代工科教育向着系统化和体制化迈进了一大步,并且在教学的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在重视技术的实用性价值的同时,也强调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工学院教授的留学背景、所用教材以及翻译引进西方学术著作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近代技术向中国的传播,加快了技术本土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指在手术中非计划性的对机体有害的低体温。围术期低体温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从增加患者的不适到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3~9]。围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断发展,其中包含的信息交互规模巨大、更新迅速,这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递招聘信息,如何让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城市居民小区内部社区管理活动与物业管理活动之间的相互结合,是确保我国现代居民小区管理活动,在实际组织开展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的基本途
分布式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先进驱动技术,但传统的轮毂电机驱动方案因簧下质量过大而导致车辆行驶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较差。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拖曳臂-二连杆悬架,以提高整车行
十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走入校园,依托这一便捷的通讯工具,网
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尤其基础教育既要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做贡献,又要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责任,所以对于基础教育的关注和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的关注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健身作为一种时尚,各种各样的健身俱乐部开展的红红火火,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福州市业余篮球俱乐部也随着爱好者和球迷的需
人类文明发展伊始,手势是至关重要的信息交互媒介,人们通过手势传达自己的思想,手势的发展伴随着文明的进步。手势识别是计算机根据手势的不同变化方式,识别出目标人物所希望
太赫兹波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技术领域,是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新频率资源。由于太赫兹频段的波长远小于现有微波、毫米波,更适合于极大信号带宽和极窄天线
目前,我国社会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己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育领域中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社会平等就显得很有必要,与此同时“教育机会均等”也逐渐